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称地方对公共事故不能模糊真相 应尊重知情权

2011年12月09日 11:0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公共事故不该

  越解释越复杂

  公共安全事故的解释,应该遵从一个基本原则:应该有助于澄清事实,而不是模糊真相。这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最起码尊重。

  近日,安徽合肥某在建桥梁发生倾斜“事故”,这次项目负责人没有拿天气说事,而是给出了一个公众比较陌生的解释:一次正常的“破坏性试验”。

  这样的试验在技术上是否正常?是否为必须工序?普通公众凭常识不好判断。但只有项目负责人的一面之辞,肯定难以服众,最好由第三方专家给出独立解释。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这个解释不仅离还原真相比较远,还有很多疑点未能消除。

  首先,进入施工阶段的“试验”必然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不应该是完全盲目的。如果每建一座大桥,都有可能垮一次,那设计肯定是不合格的。即便这次“试验”是预定的,出现垮塌依然是小概率事件,需要追问事故背后是否有质量问题,是否有安全隐患。其次,工程试验不是心理测试,没必要搞什么单盲试验。在施工工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启动试验,简直是把生命当儿戏。在这种安全观下建设的大桥,质量堪忧。

  责任方对这些疑点支支吾吾,不置一词,只抱住一个专业术语不放,显然缺乏诚意。

  要真正消除公众质疑和担忧,就要用公众能懂的方式来解释,不能把原本简单的问题越解释越复杂。在经典牛顿力学范围内就能解释的小漩涡,没必要说成是需要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来解释的黑洞,让公众徒添猜疑。

  公共安全事故的解释,如果经不起推敲,无异于对公众安全感的二次伤害。小概率事件要还原整个细部过程,不能只给出一个对己方最有利的或然性解释。国外同类事故往往有十分详尽的调查报告,不仅可以还原事故过程,甚至可以厘清调查过程。相比之下,国内一些地方面对尖锐质疑,往往坚持只给结论,不回应疑点,调查自然难有公信力。

  天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