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万庆良任广州市委书记 陈建华任市委副书记(图)

2011年12月16日 15:0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6日,广州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会上,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林存德到会宣读了3个干部任免通知。

  根据通知,万庆良同志任广州市市委书记,免去张广宁同志广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万庆良同志不再担任广州市市长职务。陈建华同志任广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会上,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玉妹对张广宁、万庆良及陈建华的工作作了介绍和评价。

  会上,张广宁表示,由于换届和年龄原因,他不再担任广州市市委书记,他对中央和省委的决定完全拥护。随后,他对万庆良担任市委书记、陈建华担任市委副书记表示衷心祝贺,并与两人分别握手、拥抱。他说,他的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复,“我出生在广州,成长在广州,在企业工作26年。从政的15年,是我人生最难忘的岁月,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段路程,工作中精彩的一段经历,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我的根就在广州平常百姓之家,为百姓谋福利是我平生最大的追求。这些年,为广州人办了一些事情,是作为领导的责任,也是共产党员的本分。”

  随后,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作了发言,对张广宁的工作做了高度评价。他说,张广宁同志在广州党政班子工作的15年,是广州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他善抓机遇,敢想会干,将广州的GDP提升到万亿元。最后,他表示,将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把广州的事情办好,让中央和省委放心,让广州市民满意!”

  陈建华在讲话中向张广宁同志表示崇高敬意。他表示,感谢组织提供的为广州人民服务的平台和机会,“决心做到用心做事,坚持为民。不贪不懒不虚,廉洁勤政务实。”

  “ 我的根就在广州平常百姓之家,为百姓谋福利是我平生最大的追求。”

  张广宁同志简历

  张广宁,男,1953年8月生,山东惠民人,汉族,1971年8月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中央党校研究生,哲学硕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卸任前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

  1971年8月后,广州钢铁厂工人,班长,工段团支部书记;

  1993年8月后,任广州钢铁厂党委书记、厂长;

  1996年12月后,任广州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00年5月后,任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兼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

  2002年12月后,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兼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

  2003年3月后,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16日,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

  “ 把广州的事情办好,让中央和省委放心,让广州市民满意!”

  万庆良同志简历

  万庆良,男,1964年2月生,广东五华人,汉族,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中央党校研究生,管理学博士。履新前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1984年7月后,广东省嘉应师专中文系团总支书记;

  1992年8月后,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1996年9月后,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蕉岭县委副书记;

  1998年3月后,梅州市蕉岭县委书记;

  2000年2月后,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省青联主席、团中央常委;

  2003年3月后,揭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3年6月后,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4年9月后,揭阳市委书记;

  2008年1月后,广东省副省长;

  2010年4月后,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市长;

  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16日,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 决心做到用心做事,坚持为民。不贪不懒不虚,廉洁勤政务实。”

  陈建华同志简历

  陈建华,男,汉族,1956年3月生,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行政管理研究生班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工程师。

  1972年12月后,广东省陆丰县畜牧果农场知青、团支部书记;

  1982年9月后,广东省韶关钢铁厂转炉车间副工段长;

  1984年11月后,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秘书;

  1993年9月后,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秘书;

  1998年12月后,中共广州市委常委、从化市委书记兼市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

  2002年12月后,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2007年4月后,中共广东省河源市委书记; 2011年12月后,广州市委副书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