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前驻印度大使:填补中印“信任赤字”

2011年12月21日 09: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昆明12月21日电(记者 张丹)中国前驻印度大使周刚20日在此间表示:“中国与印度两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有足够的空间和条件携手共同发展,且目前双方贸易已经实现互利共赢,唯独没有跟上脚步的是‘互信’。”

  周刚是在“亚洲的崛起”国际研讨会上说这番话的。该研讨会于20日在云南财经大学开幕,数十位来自中国、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一同探讨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如何共同发展。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新型经济体的群体崛起是国际形势发展的突出亮点,人们越来越多的谈及“亚洲世纪”,中国与印度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人目光聚集的焦点。

  “外界对于中印两国的快速发展抱有疑虑和偏见,在印度中国威慑论也仍有市场,这种观念只会阻碍两国发展。”周刚说,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2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且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亚非国家之一,双方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开端。建交61年来更印证了一个事实,就是世界有足够的空间满足中印同时发展,双方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

  据了解,双方已签订“中印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将为鼓励和促进两国间更大规模的投资提供制度和法律基础。截至2011年8月,中国对印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3亿美元,印度在华投资项目676个,实际投资4.3亿美元,两国更是确立了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

  与会人员提问,由于欧美传统市场的衰退,中国和印度都正将出口目标转向拉丁美洲、西亚和非洲,要开拓同样的市场一定会竞争,如何合作发展?周刚回答,尽管如此,中印之间也并不必然要竞争,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贸易潜力和经济互补性加强相互的投资于合作,并共同为第三方市场提供产品与服务,当然这一定要以“互信”为前提。

  周刚说,增进政治互信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前提。中印历史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各异,两国存在不同看法,利益有时发生摩擦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要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的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分歧。

  数据显示,2010年中印双方人员交往64.9万人次,其中印度人来华54.9万人次,中国人赴印9.9万人次。“这与两国25亿人口相比实在太少了。”周刚表示,只有增强民间交流,才能相互了解,摒除疑虑,加深信任。建议今后通过文化交流、旅游等活动促进更多的中印人员相互流动。(完)

分享按钮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