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华水塔”青海:2035年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华水塔”青海:2035年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11月29日 15:4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华水塔”青海:2035年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为黄河源头玛多县境内。 玛多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网西宁11月29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9日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

  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海是中国“生态高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规划》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4个方面设定了27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9项、预期性指标8项。

图为黄河源头星星海。 赵凛松 摄
图为黄河源头星星海。 赵凛松 摄

  《规划》聚焦坚决守护好“中华水塔”、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引领应对气候变化、聚力打造绿色江河源、巩固提升“青海蓝”、切实保护好高原净土、持续建设“洁净青海”、强化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全社会行动体系10大领域,谋划提出“十四五”期间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对标对表《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提出了“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突破口,集中攻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突出短板,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创新”的“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使重点突出、方向更明,对今后五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为三江源腹地青海甘德草原。 孙睿 摄
图为三江源腹地青海甘德草原。 孙睿 摄

  通过《规划》实施,到2025年,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取得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中华水塔”全面有效保护,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达峰目标、路径基本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全面建立青海特色生态文明体系,基本建成生态文明高地,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格局更为完善,“中华水塔”坚实稳固,生态系统整体步入良性循环,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区建设扎实推进,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成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体系智能高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完)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