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

分享到:

特写: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

2022年11月16日 17: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特写: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
各国医疗专家通过视频系统讨论病情。 孙飞 摄

  中新网雅加达11月16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为了诊疗雅加达当地一位瘫痪患者,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与科威特、哈萨克斯坦、尼泊尔等国的医疗专家进行了一场远程联合会诊。

  36岁的患者Indreswar在4年前,因急性肝衰竭、大量腹水和严重的败血症,导致呼吸心跳停止长达15分钟,复苏后长期昏迷导致了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和瘫痪。

  “到国外也多方治疗过,但一直没有好转。”患者的父亲Malm说,以前在网上看到中国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侯立军教授有关电刺激治疗的相关报道,就多方打听找到他。

各国医疗专家通过视频系统提出诊疗建议。 孙飞 摄
各国医疗专家通过视频系统提出诊疗建议。 孙飞 摄

  经过4年治疗,患者一直处于半昏迷半醒之间,找了很多专家,始终难以取得进一步进展,家里很着急。“这次和平方舟来访问,没想到侯教授刚好在船上。”Malm说。

  考虑患者行动不便等原因,海上医院周全院长决定抓紧开展线上医疗会诊,组织海上医院泌尿外科、肝胆外科、骨科、胸外科、急救科、中医科等国内知名专家参与,并邀请了3名亚太地区相关医疗专家。

  当地时间14日15时30分,会诊正式开始。

各国医疗专家通过视频系统研究病情。 孙飞 摄
各国医疗专家通过视频系统研究病情。 孙飞 摄

  “除了现有的康复治疗,建议对中央脱髓鞘病变进行针对性治疗。”听了患者情况介绍后,科威特的Mustafa教授发表意见。

  尼泊尔的Pawan教授认为,患者昏迷时间长,治疗周期长,中国干细胞治疗有优势,建议采用干细胞治疗。

  “因为着急诊疗,这几个专家都是前一天晚上紧急邀请的。”参加会诊的郭卫星教授说。能够随时组织国外专家开展医疗会诊,背后是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促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带来的可喜变化。

  军医大学的附属医院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国际医疗领域,与美国哈弗医学院、弗吉尼亚医学院、德国洪堡大学等十几个国家的医疗机构、医科大学都建立了常态联系,自2012年以来就已经牵头或配合召开了5届国际颅底创伤和微创神经外科大会,每次都有30多个国家的颅脑外科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相关课题和病理进行深入研究。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要益气养血,通经活络,药物和针灸以及康复锻炼同时进行。”现场,中医专家李伟红说。

  “脊髓电刺激疗法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调控疗法,借助植入设备,通过电刺激和药物来发挥作用。”侯立军介绍说,“通过调节传输到大脑的疼痛信号,起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综合分析病史资料,多方专家认真研究病情、商量对策,最终给予了明确诊断,初步判定为缺氧性全脑病变、中央脱髓鞘病变和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面对长期昏迷伴脏器功能障碍这一世界医疗难题,现场专家初步达成诊断共识,最终建议综合使用高压氧、中医针灸、脊髓电刺激等疗法,争取达到改善脱髓鞘和弥漫性脑病的目的。

  “能够尽最大可能帮助印尼当地民众,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参加会诊的杨波教授介绍,这次线上联合医疗会诊成功,标志着“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多发病常见病转向疑难病症诊治。

  疗法在碰撞中产生,友谊在交流中增进。参加会诊的哈萨克斯坦Duysenbi教授说:“真希望下次交流早日到来。”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近年来,中印尼关系不断发展,两国人文交流取得长足进步。任务指挥员焦占锋说:“随着中印尼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化,相信像这样的各类‘联合会诊’一定会越来越多,更好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世界人民。”(完)

【编辑:李岩】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