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2日 星期三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十年:立法离生活本身越来越近(2)
2007年09月12日 06:45 来源:人民日报

  二 人权

  □人权入宪,将“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提升为法定权利

  □法律保护所有公民,更要保护弱者!让人人都能照到法律的阳光  

  2004年3月14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短短九个字,人权一大步。宪法,成为人权的最高“保护伞”。

  曾几何时,对人权,我们闭口不谈、讳莫如深,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禁区早已打破:1991年,《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将中国的人权状况和人权政策昭告天下;党的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中,“尊重和保障人权”闪耀其间……

  人权入宪,标志着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提升为法定权利。

  呵护人权,法治快马加鞭。

  让我们看看这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初审,各界大呼“保护公民权利”,限制过于强大的警察权。此后,“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成为新增原则;并增设“执法监督”一章。

  参与立法的人大常委会委员们说,如此大的修改,在以往审议法律草案时并不多见。

  立法多了人权理念,法律多了人文关怀:《劳动合同法》加大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物权法》细致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农业法》专设“农民权益保护”一章;孙志刚事件,催生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让我们听听来自司法的声音——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回最高人民法院。这是尊重生命、保障人权的又一标志性事件。继去年死刑案件数量成为近10年来的最低点之后,2007年上半年同比继续明显降低。法官们说,生命权,堪称最重要的人权。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超期羁押,曾是司法“老大难”,久治不绝、反复发作。在2003年开始的这场规模最大的清理超期羁押“风暴”后,更完善的长效机制启用。2003年,全国刑事案件超期羁押24921人次;今年截至目前,锐减至43人次……

  让我们说说法律的温度——“农民工维权中心”、“少年法庭”、“残疾人权益保护中心”,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国家赔偿……法律保护所有公民,更要保护弱者!让人人都能照到法律的阳光。

  让我们回眸这些普通人——状告公务员录用存在歧视的乙肝病原携带者张先著;为家乡征地批复状告省政府的浙江农民张召良;因拒开发票状告“铁老大”的法律硕士郝劲松;质疑地方法规与国家法律不一致而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河北老太太王淑荣;15年与高速公路不合理收费不懈斗争的北京市人大代表李淑媛……

  在法律的平台上,为保护普通人的权利,他们执著先行。  

  三 治权

  □权力越大,行权者越没有自由。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治,重在治权、重在治官,为权力划边界,为权力定规则,为权力套上“紧箍咒”  

  权力信马由缰,权利就摆脱不了被践踏的命运。

  2004年早春,国务院的一份文件引起世人瞩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向世界宣告:10年建设法治政府。

  此时,大多数中国人对“法治政府”并不熟悉。国务院法制办对此的说明相当朴素——法治政府,不仅要求人们守法,更要求自己带头守法。

  法治,重在治权、重在治官,为权力划边界,为权力定规则,为权力套上“紧箍咒”。一句话,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没有界限,权力就会无休止扩张。比如审批。

  “公章旅行”曾是一个“万能剧本”,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不同人物和部门中上演。有人抱怨,自己一个建设项目盖了上百个公章。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实施,带来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撤销了重重“关卡”。仅仅几年,国务院部门、31个省份取消和调整了半数以上的审批项目。

  从“权本位”到“责本位”,行政执法责任制给权力量身划界。全国30个省级人民政府厘清“权力清单”,向社会公布;23个省份及国务院执法任务较重的10多个部门,开展执法考评,从细节限权……

  有人感叹:执法变得“规矩”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06年元旦正式运行,权力的执行者随时向主人报告言行;到2006年底,国务院74个部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今年1月,国务院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信息公开,拓展为从依据到程序再到结果的全过程公开……

  权力,正从“暗箱操作”转为“透明运行”。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今天,中国对于权力的监督日臻严密:党内、人大、政协、司法、舆论等监督,让权力监督不留死角;“审计风暴”连刮5年,更加重视纠正问题。今年,有关单位和地方共纠正问题金额358.7亿元,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49项;“二十年磨一剑”的监督法,将人大对权力的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

  治权,也要靠民主。目前,全国超过70%的市县政府建立了政府决策公开听取公众意见制度。决定利益调整前,听利益相关者说话,让公众知情、让公众参与。

  10年前,“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当年一位公务人员对权力的认识,似乎代表了相当数量的执法者。

  如今,“合不合法”,成了更多官员的口头禅;“官不好当”,成了更多官员的共同感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闻育旻】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