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01日 星期四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突发事件法攻破处突五难关 打造主动说话的政府(2)
2007年11月01日 10:21 来源:法制日报

  攻破难关之三

  严厉问责制纳入法制化轨道

  分析人士指出,许多问题的症结都在于责任制不落实,处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因此才要重典治乱,落实责任制,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道歉”和“问责”成为了高频词。

  今年5月至6月,山西省洪洞县的“黑砖窑”事件成为舆论的焦点。在“黑砖窑”事件通报会上,山西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向受到伤害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道歉,并向全省人民道歉。

  道歉之后,“问责”更彰显出政府承担责任的决心。

  “黑砖窑”事件中,有95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涉及县处级领导干部18人,乡科级干部40人。

  今年5月底,太湖蓝藻暴发,无锡市自来水出现臭味,导致一场影响全市的供水危机。江苏省委主要领导明确表示,要采取最严厉的整治手段“铁腕治污”,哪里出了问题,“就要对哪里的领导实行问责制”。之后,宜兴部分企业仍然在顶风作案,直接向太湖排放污水,无锡市政府及时处理了5名相关人员。

  法律界人士称,此次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意味着严厉的问责制将被法律化。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责任,对不同级别、不同种类和不同严重程度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置的主体、权限都作了规定。

  对于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等多种情形,突发事件应对法都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直接负责人可能受到撤职或者开除等行政处分,有的还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攻破难关之四

  用小钱防病而不是用大钱治病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天然气井发生特大井喷事故导致243人死亡,信息不畅、应对不及时是主要原因;2006年3月25日,开县再次发生天然气泄漏,由于当地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万余名群众紧急转移,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类似的事故,不同的结果。实践证明,应对突发事件,“预案”、“预警”是关键。

  有关专家表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预警可以说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政府应急管理的目的就是“用小钱防病”,而不是“用大钱治病”。

  在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教授毛寿龙看来,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正如毛寿龙所说,与“预防”有关的内容在法律中格外突出。法律不仅要求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制定机关还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的变化“适时修订”。

  实际上,“应急预案”早已进入公众视野。2006年,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龙头的106项国家预案和31个省、市、自治区总体预案相继出台,国务院法制办有关人士曾对此评价说,“这标志着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今年10月7日,第16号强台风“罗莎”在浙江省与福建省交界处登陆。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紧急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

  为防止“罗莎”正面袭击,早在国庆长假期间,浙江全省就紧急行动起来,转移危险地带群众112万人。温州市、县、乡、村各级干部纷纷取消休假归岗,不少在外旅游、休假的党员干部甚至连夜坐飞机赶回。到10月6日12时,除生病请假者外,全市四级干部全部到岗到位,积极做好防台准备,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而在去年,我国更是遭遇了多年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碧利斯”、“格美”、“桑美”接踵而至,浙江、福建等省在忙于应对强台风的袭击时,特大旱灾则持续“烤”验着重庆、四川……

  在超强台风“桑美”即将正面袭来前夕,温州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台风来了,请村民们听到广播后,马上转移到村老人活动中心。”急促的广播声不断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上空响起。

  为对付“桑美”,当地气象部门调动了应急移动监测车,运用雷达等手段,准确定位了“桑美”台风登陆点。福建、浙江等地政府部门还利用手机发布百万条公益短信,让民众知晓即将到来的灾情信息,通知大家抗灾避险。

  这场“有准备之战”,大大减少了50年以来最为暴虐的超强台风所带来的损失,成功地实现了50余万人的生死大转移。

  “从政府公共管理角度看,对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各级政府应该作出预案准备,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公众通报灾害消息,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具体的应急安排。”曾参与中国首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关起草工作的薛澜教授说。

  此外,突发事件应对法还明确,我国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和预警制度。

  处置非典的经验证明,突发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前提。

  据此,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预警机制不够健全是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处置不及时、人员财产损失比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攻破难关之五

  “授权+限权”巧妙化解矛盾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有一个矛盾无法回避:如何做到既赋予政府强制权力,保证其有足够的、必要的应急措施,同时又坚持在特殊状态下依法办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行使应急措施而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

  突发事件应对法用一个加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即“授权+限权”。

  法律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政府可以“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可以“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施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等;而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安机关则被赋予了“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等多项必要应急措施。

  在赋予政府必要处置权力的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诸多刚性约束,以防止某些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情况越紧急、越复杂,越要注意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法律规定,有关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但法律同时明确,“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理念,就是在有效控制危机,维系社会共同利益的同时,尽量将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影响压缩到最低的程度。”曾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安说。

  还需攻破之难关

  抓紧制定配套制度落实法律

  2006年,在超强台风“桑美”即将正面袭击温州之时,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双昆村的村干部吴炳光一大早就骑着摩托车穿梭在村里,动员人们转移。

  然而,几个住在泥房里的湖北籍务工者居然对前往劝说转移的村干部说:“这里风不大,雨也没什么,挺安全的,还需要转移吗?”

  “就是台风来了又怎么样,我们没见过台风,正想看看它是什么模样呢!”

  温州市一位社会学者因此感叹:“灾害并不可怕,市民防灾避险法律意识和自救自护知识的缺失才真正可怕。在一定程度上,科盲、法盲们的冒险举动也在无形中抵消着政府为防灾抗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日前就突发事件应对法答记者问时指出,通过广泛宣传,“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这部法律,提高全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强化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正是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需要抓紧的工作。

  有着多年防台风应急处置经验的一位基层负责人说,现行法律法规对紧急状态下的台风大转移并无详细具体的规定,防台预案和转移命令往往要求在某某时间前将危险区域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但对什么是“安全地带”,却没有具体标准可依照,这就给基层干部在具体实施中带来困难。此外,被转移的人们可以听政府的号令,也可以不听;用来安置的学校与其他公共场所可以接收转移过来的群众,也可以不接收。还有诸如被转移群众的吃饭与饮水问题如何解决,被转移人群中发生流行病怎么处置之类的问题,都还缺少配套制度。

  因此,这位基层负责人建议,应该对如何处理包括台风登陆等突发性事件作出尽可能明确、详细的规定。

  但有学者认为,突发事件应对法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问题,它规定的是“基本的应急管理法律规则和法律程序”。

  对此,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表示,“要抓紧研究制定有关配套制度,比如应急财产征收、征用补偿制度、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突发事件监测和预警制度等”。同时,“落实好健全应急指挥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为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突发事件应对法施行后,我国会建立起一套完备统一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许多专家对此充满乐观。(王一飞 陈东升 蔡岩红 郭晓宇 郭建珍)

[上一页]  [1]  [2]

编辑:李淑国】
相关报道
·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一批法律法规1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突发事件应对法答问
·突发事件应对法下月施行 规定不得传播虚假信息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