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司法实践考验物权法:不一样的房产 同样的困境
2007年12月17日 15:30 来源:工人日报

  在城市的拆迁过程中,《物权法》规定征收土地、拆迁房屋的基本前提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于是,拆迁者认为是为了“公共利益”师出有名,被拆迁者则认为在“公共利益”的背后蕴含着“商业利益”侵犯私产。于是,“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便成为问题的关键,但《物权法》并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法律界定,是非法拆迁还是合法规划成为《物权法》实施后的法律尴尬。

  “住改商”是另一围绕公民财产是否能得到法律保护的物权问题,对此在《物权法》立法中存有不同观点,而已经实施的《物权法》是如何看待“住改商”的呢?

  倘若一定要选取一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法治现状代表性的立法,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物权法》无疑是一部最具考察价值的样本。

  作为一部与公民财产权益息息相关的权利法典,也许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经历了如此复杂变幻的博弈过程,也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唤起了如此汹涌澎湃的对私有财产进行确权的社会热情。

  但此部法律更耐人寻味的是,它自今年3月16日诞生后,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屡遭难题。从社会关注的“钉子户”事件到沸沸扬扬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及时、明晰的答案。

  对于已经正式实施的《物权法》而言,司法实践中对它的考验也许才刚刚开始!本刊将分三期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题报道。———编辑手记

  倘若做一次民意调查:“您家里最值钱的财产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房产!

  改革开放以来,创造财富成为人们近30年来的生活动力,但当所有的公众不同程度地获得财富,希冀用法律确定各种个人财富之时,“举目望去皆物权”似乎是社会对《物权法》出台的普遍要求,但对大多公众而言,依附于房产、土地等不动产之上的权益才是最重要的物权,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权益,始终是《物权法》立法过程中的争议焦点,随着法律的问世,一度争执不下的对私有财产的立法歧见似乎有了妥善的了断。但法律颁布后发生的两起事件却表明,事情并不如此简单。“公共利益”的内涵不允许猜想

  2007年3月,正当《物权法》紧锣密鼓作最后冲刺之时,媒体开始关注某地一位“钉子户”的故事,在一幅照片中,一个被挖了十米多深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一栋二层楼房如一叶孤舟……

  这座堪称景观的“孤楼”,吸引了全社会的视线。据媒体报道,由于在拆迁补偿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钉子户”已经与开发商对峙了近三年。随着事情逐步演变成一起公共事件,“钉子户”、开发商和有关部门之间的博弈也不断升级,面对“强制拆迁”的行政举措,户主一人搬进已经断路、断水、断电的小楼,摆出了一付“决战”的架式。

  这是《物权法》出台后遭遇的第一场考验,这道试题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挑开极为尖锐的拆迁冲突,也许令立法者始料未及。因为就在《物权法》出台前夕,一位参与立法的法学家曾乐观地预言:“《物权法》将终结圈地运动和强制拆迁,使其成为历史名词。”

  看似巧合的历史安排,使得物权立法过程中备受关注和争议的“拆迁问题”,借助法律问世的契机和一个现实的“钉子户”样板,再次引发了国人热议。尽管有声音批评“钉子户”漫天要价,以死缠烂打替代法治解决之道。但更多的人却将微词指向了开发商和政府部门,而“孤楼”则被“清议”为抵抗非法拆迁保护私产的英雄。

  这一事件引起的舆论声浪,似乎意味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累积起来的拆迁矛盾,已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而公平、合理地平息这类冲突,事实上也是物权立法的重要任务,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征收土地、拆迁房屋的基本前提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对此,“钉子户”事件中的博弈各方都抬出了《物权法》,尤其是“公共利益”这一尚方宝剑。开发商、政府部门坚称:“拆迁是出于城市建设的公共利益需要。”但“钉子户”反驳:“那只是开发商的利益,绝不是公共利益!”

  对于这场“公共利益”之争,《物权法》似乎没有明确答案,其原因就在于《物权法》仅仅提出了“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却没有对其作出任何明确的法律界定。如果一个需要法律解决的问题,法律本身并没有对其进行明晰的立法确定,我们又怎能指望它明断现实中的是非呢?

  其实,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许多学者和公众都认为,倘若不明确何谓“公共利益”,《物权法》便难以阻止以“公共利益”之名行“掠夺私产”之实的行为。尽管社会呼声不断,但《物权法》最终没有划定“公共利益”的界线和范畴,理由是公共利益在不同领域、不同情形下相当复杂,《物权法》不宜也难以作出统一规定,由有关单行法律作出规定更为适宜。

  从立法技术而言,立法者的放弃或回避,不失为一项务实的明智之举。但是,当“钉子户”之类的事件陷法律于无奈之时,我们有必要追问,虽然《物权法》难以在微观层面细细列举“公共利益”的内涵,但是否应当在宏观层面划定一些原则性底线?比如,对于“公共利益”的认定程序,是否应当明确规定,只有通过各级人大议决之类的民主机制而不是行政权力的一言九鼎,“公共利益”的确认才具有合法性;再比如,当“公共利益”的认定产生争议时,是否应当提供公正、中立的救济渠道,明确赋予当事人请求司法审查、裁决的权利。

  即便是按照既定的立法思路,将界定“公共利益”的任务交给“有关单行法律”,但直到《物权法》步入正式实施的关口,《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仍未就“公共利益”作出修法反应,最应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表态的《征收征用法》更是未见踪影。虽然立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公共利益”概念长期模糊不清,对于那些随时可能面临侵害的公民房产,以及那些不时遭遇阻挠的合法拆迁而言,它们究竟还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它们还等得起吗?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淑国】
相关报道
·物权法实施后北京首例行政诉讼案:房管局成被告
·查询房产资料被拒引发物权法后北京首例行政诉讼
·北京法院首次引用《物权法》具体条款作出判决
·2007地产政策TOP榜:物权法成最具明星气质政策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