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瞭望:"一把手"态度成官员公选制度化最大难点(2)

2008年01月08日 14:0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注意避免“高分低能”

  “高分低能”、“会考的不会干、会干的不会考”,是长期以来困扰干部公选的一大难题。实现“会考”与“会干”的有机统一,四川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

  首先,四川提出并施行了“3+2”结构化公选模式。其中,“3”:即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测试,主要考察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归纳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对政策法规的掌握运用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等;“2”:即民主测评、综合评价,主要考察报考者在原单位的群众公认度,以及个人品行、能力素质、工作实绩、奖惩和廉政情况。

  其次,严把命题、考试、考察三个重要环节,努力实现在坚持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原则上的有机统一。

  在命题环节,重点研究选拔什么样的干部,偏重于考生的平时知识积累和储备;在考试环节,重点研究怎么样体现公平公正,采取考官交叉选派,考官、考生双抽签制,从程序上避免了“打招呼”、“搞勾兑”等问题;在考察环节,重点研究如何体现群众公认,全面考察各方意见,充分体现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考试结果与平时表现的有机统一,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的有机统一。

  宜宾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聂洪康说,以前的公选总给人以分取人的印象,导致公选陷入“高分低能”和“选不到最差也选不出最好”的尴尬局面。2007年则通过完善程序,减少了“应试型干部”入围的可能性。

  本刊记者注意到,四川规定,这次公选出的县处级领导干部都有一年的试用期,省市两级组织部门将进行跟踪了解和考察,一年后期满考核胜任者将正式任职,不胜任者将免去试任职务,按照原职级安排适当工作。

  公选细节有完善空间

  “统筹公选”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同时,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也坦言,在历时三个多月的公选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有的原用人单位领导对公选工作并不十分配合。重庆市和四川绵阳市各有一名参加公选的高校人员被“选中”后,但其原单位开始时根本不愿放人,对前期的干部考察也不积极配合,后来经过多方做工作,才最终得以解决。

  有的参选干部存在顾虑,担心自己一旦未公选成功,在原单位日子会不好过。比如,单位领导是否会因此给自己“穿小鞋”,单位同志会不会对其另眼看待等。

  还存在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界定问题。例如,大中型企业的标准是什么,民营企业又如何衡量,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统计部门不同,其认定标准和尺度也会所不同。另外,在一些新型社会组织中,何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因缺乏统一标准,有时也不好界定。

  如何进一步解决好“高分低能”。公选的考试环节过度繁琐不可取,但通过一两次考试,尽量准确地考察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需要从命题内容到考试、考察方式等都有全面、科学的设计,使之简洁、明了、实用。

  如何提高考察环节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因为公选的考察环节时间一般较短,有的人难免会投感情票、人情票,送个“顺水人情”。

  这位负责人说,以上各点均属于技术层面和细节问题,均可以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加以解决。

  四川省委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隆斌告诉本刊记者,统筹公选得到了群众的认同。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有必要把历次公选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使之逐步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把手”态度成为制度化难点

  有关人士介绍,当前推行公选的最大难点在于难以“制度化”,而其中最大的关键是“一把手”的态度问题。

  按照中组部的要求,通过公选和竞争上岗产生的干部要占到干部总数的1/3以上,但在现实中这基本上做不到。公选是扩大用人民主的一种方式,是对传统选人用人制度的补充,更是对地方“一把手”“权力欲”的挑战。地方的“一把手”是否认可公选制度、能否予以支持、愿不愿意放弃其原来主导的在干部任用上的权力,这对于干部公选制度能否推行、能否制度化至关重要。

  这次四川面向全国统筹公选县处级领导干部,全省21个市州中,就有3个市州一个职位都没有拿出来,有的说“刚换过届,没有空缺职位”。强调这样的客观因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领导对公选的态度。在参与公选的18个市州中,有的拿出的职位明显“含金量”不高、缺乏吸引力,这从某种程度上也与当地领导的“开明度”和“放权”的力度有关。

  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真正认可干部公选制度,愿意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那么其他技术和细节问题都容易解决。例如,有人提出异地任职的公选干部会面临户口、住房及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而巴中市在对其6名公选干部的这些问题解决得很好,关键是当地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因此,要真正落实中央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扩大民主的相关要求,使干部公选走向制度化、常态化,根本上要从解决“一把手”的态度问题入手,使公选的推行不受“一把手”的好恶所左右,真正做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记者 杨三军)

[上一页]  [1]  [2]

编辑:唐伟杰】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