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弹头研制揭秘:科研人员-42℃观测新型武器试验

2008年04月10日 09:58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导弹战斗部,俗称弹头。现代战场上,如果把导弹比作倚天长剑,那么弹头无疑是寒光逼人的锋刃。第二炮兵某研究所二室就是这样一支为长剑锻铸利刃的劲旅。数年来,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戈壁瀚海,大漠荒原。碧血丹心铸忠诚,布靶蹚雷谋创新,一枚枚新式导弹战斗部,不仅丰富了我军打击手段,而且壮大着我捍卫和平的实力。这个团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被评为二炮新武器装备建设先进单位。前不久,二炮党委为他们记集体二等功。

  艰难砺剑的拓荒者

  数年来,他们紧盯军事斗争准备前沿,自主创新研发了多种适应不同作战需求的尖端兵刃

  当导弹长途奔袭,凌空而来的瞬间,坐在监控室大屏幕前的二室主任汪德武,心提到了嗓子眼。这是他们最新研制的数个导弹战斗部的最后一枚,就像自己的孩子,十月怀胎,渴望着新生命响亮的呐喊。导弹划过天际,准确摧毁目标,屏幕上彤红的烈焰映红了整个监控室,也掩住了汪德武那双红肿的眼睛。

  这年初春,该所受领了一项重任:要在最短时间,搞出数枚适应不同打击目标特点的新弹头。汪德武形象地解释说:好比原来治疗炎症用广谱抗菌素,而现在要根据不同部位的炎症,对症下药。这在我军尚属首次。

  军情如火,军令如山。刚刚完成某项重大课题的汪德武没来得及掸去征尘,又带队披挂上阵了。

  又是一轮形似却质异的苦战与冲锋,他们采用理论计算、数值仿真等方法,对引信做了革命性改进,使战斗部尽遂人愿的适时引爆,提高了武器的毁伤效果。他们还改革了论证模式,从武器立项论证、地面试验、实弹飞行,到定型生产、列装部队形成战斗力仅用3个月时间,创造了二炮武器发展史上的奇迹。

  美丽的图卷永远不是一蹴而就。一次,某新型装备刚刚交付部队不久,上级赋予该室进行拓展研究、增加多种打击方式的新课题。

  南国高峡,赤日炎炎。他们顶着闷热酷暑一遍遍反复进行地面试验,摸清了武器的过载变化情况,协助工业部门进行了过载阈值和方案的改进设计。然而第一次试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哪?他们和工业部门的同志直接返厂,在实验平台上反复进行归零验证,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第二次实弹飞行试验中,彻底摧毁了目标。

  刀尖上的舞者

  数年中,他们将大半时间交给了戈壁瀚海,大漠荒原。烈焰轰鸣中,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永远是他们

  有人说,毁伤效应试验是与死神“较劲”的职业。

  为了及时检测弹头的毁伤效果,硝烟未尽,该室的同志就必须第一时间冲进爆炸现场,实地勘测,以验证爆炸与设计是否一致。爆后的靶场如同雷区,有些特殊用途的导弹战斗部可能推迟引爆,也许当你刚进场就给你颜色看。

  一次,弹头在落区散落后,副主任赵升和邢丽锋准备驱车前往中心区进行例行检验,但吉普车刚刚发动,就听见两声爆炸从中心区传来。如果他们的车早到一会儿,后果难以想象。

  那一年盛夏,某新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导弹落区,地表温度超过70℃,弹坑遍布,燃烧的余火,冒着恐怖的青烟。赵升的任务就是要对弹坑形状和目标物受毁伤的情况进行仔细测量,以得到毁伤的准确数据。凭着多年的经验,赵升判断,先看弹坑外形,未爆的弹头钻出的洞壁是平整光滑的;有时,光看外形还判断不出来,只有靠鼻子去闻了,嗅有没有炸药的味道。如果遇到特殊地层,炸药的味道既嗅不出来,洞壁也因为泥土的松软而变得破碎,这时就只能动用机械设备了。

  所幸那次并没有遇到最坏的情况。但也正因如此,赵升和同伴们全靠眼看鼻嗅,在茫茫戈壁的暴烈阳光下,整整工作了六七个小时,获得了完整的第一手数据,强烈的紫外辐射让他们“扒”了一层皮。

  导弹战斗部不仅在使用时要求高度灵敏,一触即发,在平时贮存、运输等状态下,还要做到非常安全可靠。于是,对弹头进行碰撞、枪击、燃烧等一系列试验,便成了二室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为了检验炸药的装填情况,验证弹内炸药是否有气泡、裂纹等,他们要将一枚完好的弹头一锯两半。锯前,相关人员全部撤离,只留下李继锋、贺元吉和几名工人,他们靠手工一点一点地锯,每拉一锯都火星四溅,炸药的粉末飞撒一地,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而每锯一下又可能是生命的终结。事后,有人问怕不怕,他们说开始有点,但锯一会儿就忘了。

  挑战生理极限的强者

  数年中,他们屡闯生命禁区,在与沙暴、雷火的搏击中,整理出一组组宝贵的科研数据

  狂悖的寒风如利刀刮骨,携着黄沙和灰尘肆虐戈壁荒滩,这时,地表温度已达到-42℃,自然界中少有的生命都已凝固。

  这是一次新型号的武器试验,它的毁伤方式和智能化程度都是革命性的。黎明刚至,邢丽峰和曹延伟等同志在第一时间到达靶场,在疯狂的沙暴中选点,布设,检查线路连接,观测仪器工作是否正常……

  午后,神剑从远方如约而至,随着雷火的爆轰,地面腾起冲天的烟柱。二室的同志带领工人冲进靶场,对被毁伤的目标物进行清理和回收。大家虽然穿着皮大衣、大头鞋,戴着皮帽子,但还是感到透心凉。手被冻得麻木无力,不听使唤。腿脚也变得僵硬,稍不留意就摔跟头。飞砾像刀子似的刮到脸上,叫人透不过气。与其说他们是在和寒冷抗争,倒不如说他们是在生命的禁区,挑战耐受寒冷的生理极限。清理工作一共进行了5个多小时,到后来,大家连胳膊也举不起来了,走路都变成了挪移,加上满身黄尘,活脱脱一个个刚出土的兵马俑。当太阳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大漠广袤的地平线上的时候,他们才完成了全部的清理、回收和检测工作。虽然大家精疲力竭,但看到3年的劳作终于获得了最后的成功,即将转化为战斗力,兴奋与喜悦,自然是溢于言表。

  “一个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不但要对科研有高度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时,必须拥有一种不屈不挠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这是副研究员成丽蓉日记中的一句话。这年隆冬,成丽蓉和室里同志前往塞外一处人迹罕至的荒原做静爆试验。

  靶场上,漠风夹带着骇人的啸声席卷而来,冰雹常常不期而至,让人无处可遁。荒原腹地,成丽蓉和同志们进行着艰难的试验。现场人手不够,她就和大家一起动手挖土坑,埋设测超压电缆线,再根据不同的距离,架设靶板靶标和相应的建筑材料。引爆后,立刻检测各项数据,再做精细的数值计算,最终完成整个试验。试验任务紧张,自然环境恶劣,这都是成丽蓉必须面对的。但最尴尬的却是莽莽大漠,无遮无挡,上厕所都成了难题,成丽蓉的法子就是尽量少喝水。

  大漠孤烟只能让怯懦者驻足,长河落日辉映的是勇敢者追逐理想的足迹。在为国家安全磨砺锋刃的征程上,该室的科研人员永远走在前行的路上。(王铁 秦霞 王孝年)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