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军队不舍昼夜七十二小时赴灾区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5日 17: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五月十五日,在成都开往绵阳的高速公路上,大批部队官兵全力开赴重灾区抢险救灾。 中新社发 陈文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五日电 题:中国军队不舍昼夜的七十二小时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正在北川中学废墟上寻找女儿的王继生(音),看到向自己走来的解放军官兵时,几乎晕倒。他赶忙向救援人员指明了传来女儿微弱呼救声的位置,特勤官兵使用专业设备排除障碍后,终于将包括他女儿在内的四名幸存学生成功救出。 “他们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救星啊”,劫后余生的父女相拥而泣。

  交通断了,通信断了,灾情不明,成为这场罕见的大灾难发生后,横亘在所有救援人员面前的困境。

  此刻,“最可爱的人”的绿色身影成为所有灾区民众最渴望看到的。

  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启动应急预案。军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随后在北京成立,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为组长,成员包括解放军四总部和有关军区、军兵种及武警总部相关领导。 

  十三日上午十一时,一千余名武警官兵徒步开进到地震重灾区川北县城,并立即展开救援。这是地震发生后,第一支赶到北川县的救灾部队。北川县位于本次地震中心汶川县北部,地震致使该县城百分之八十的房屋倒塌,人员大量伤亡。

  十三日晚十一时十五分,武警某部二百名官兵二十小时后艰苦跋涉,急行军九十公里,抵达震中汶川县,这是汶川迎来的第一支救援部队。

  十四日九时左右,武警水电三总队一百多名官兵,经过二十六小时奋战,打通了从马尔康到理县的道路,并继续抢修通向汶川的公路。

  十四日上午,首批直升机在汶川县降落。

  十四日十二时十五分左右,空军空降兵十五人,在茂县实施伞降成功,随后传回该处第一份灾情。

  同时,一支支医疗分队组建起来。解放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还有各种代号的野战医院,都迅速组织了手术队、医疗队、防疫队,带着医疗装备和药品,想尽办法到达灾区救灾。源源不断的人员和物资都在赶赴灾区的途中。

  现场也出现感人的一幕幕:为了在救援的“黄金七十二小时”里,抢出更多受灾民众,官兵们已经几昼夜没有合眼,喝几口水继续在废墟中救人,困了就在几个小马扎拼成的“床”上躺会儿……

  被同伴从将要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上拉开的消防官兵战士,竟然向战友跪下:“求你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救一个!”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据统计,仅十三日一天,总参谋部就组织出动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调用民用客机十二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不间断飞行七十九架次。按计划于十四日凌晨在洛阳机场集结的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五千名官兵,在武汉、开封等地集结的空军空降兵部队六千四百二十名官兵及装备,被成功空运到成都附近四个机场。当天,是解放军军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日。

  中国各地公安机关共投入抗震救灾一线警力五点二万人,命令下达之快、调派警力之多、涉及城市之广、队伍集结开进之迅速,在公安历史上尚属首次。

   今天, 灾区天气转好,已集结待命多时的中国空军正开展大规模的救援工作。此前两天,空军已出动三十二架各型运输机,飞行一百一十三架次,紧急空运六千八百零六人、救灾物资和药品近八十吨到达灾区一线,创造了空军历史上动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在空时间最长等多项非军事作战纪录。

  十三万大军奋战在地震前线,中国军队在和平时期又一次大规模兵力集结为人民而行动。(完)

编辑:朱鹏英】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