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抗震救灾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性契机

2008年06月30日 13: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6月30日电 最新一期的《半月谈》发表文章指出,汶川大地震以来,国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是中国今后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性契机。

  文章指出,全民积极参与、干群等各类社会关系回暖、政府的开放透明与迅速反应,诸多现象表明,和谐社会赖以维系的阶层互信、公民社会发育以及现代行政理念,正在加速发展。汶川抗震救灾之所以能够众志成城,既是千百年来民族精神的凝聚,也是近年来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成果。

  “中国民众对灾区井喷式的支持是一个启示。”一家西方主流媒体最近评论指出,“这是一种集体顿悟。”这种民族精神旗帜之下的公民意识觉醒,标志着中国长期存在的“大政府,小社会”格局有望发生变化,中国的公民社会不断发育,将在政治格局中展现出越来越独立自主的态势。

  文章称,汶川抗震救灾为阶层之间的握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人性光辉与生命价值面前,不同阶层都搁置身份、财富的差别,团结在一个战壕之中。在志愿者队伍中,有身价亿万的私营企业主,也有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全国哀悼日,各行各业的国人共同默哀、高呼“中国加油”;在支援灾区的捐款箱内,有老板们的大额支票,也有流浪乞讨人员的点滴收入。出于同样的感动,秉持同样的目的,他们由此以不同的身份达成了高度的共识。这将是利益多元化时代不同阶层互相认同的良好契机。

  文章指出,地震后干部、党员的卓越表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色,令国内外抱有成见的少数人耳目一新。骤降的灾难是对干部、党员能否担负自身社会责任的考验,他们的表现经受住了考验,并在社会中树立了更加完整、良好的形象。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救灾过程中干群关系、阶层关系的回暖重建了彼此互信的基础。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