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官话禁锢之下新闻发言人如何发言

2008年07月26日 12: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一句“欲哭无泪”的内心表白,引发了公众对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离任的无限遐想。对于外界普遍流传的其可能被“潜规则”了的传言,王旭明坦言,“如果照本宣科念文件准确但传播效果只有10分,而个性化语言可能不那么准确但传播效果能达到90分,我宁愿选择后者”、“我是很傻,但我还没有傻到对官场基本运行规则不了解的地步。选择了这位置,就不能只讲‘官话’。”(《东方早报》7月24日)

  其实,王旭明的不少发言,也都非“官话”。至少他的“教育买衣论”、“大学生养猪论”、“范跑跑无耻论”等,都已经成为广为流传的名言。而且,作为一个为政策解读代言的新闻发言人,他的这些言论,自然也符合官方立场。因为新闻发言人只有自己的表达技巧和方式,对于表达的内容没有决定权,如果他的通俗表达被认定为是对政策的误读,自然有官方的澄清以及对发言人的问责。

  也就是说,在照本宣科的官话和自我加工的“俗语”之间,新闻发言人有充分的选择权。但实际上,我们的新闻发言人,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官方语言。为什么?

  熟悉官场的人都知道,多讲官话会少犯错。因为官话大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言,你不可能从中挑剔出任何的逻辑和内容瑕疵,毕竟官话早已将辩证法的精妙运用到极致。但如果将官话自己“翻译”成通俗语言,无论逻辑上多么严谨,都不会像官话那么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比如“教育买衣论”,如果说成综合考察、择优录取就会永远“政治正确”。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官话一贯正确,但官话却是一种远离公众的“非大众语言”。甚至在很多时候,官话的传播者在内心也不赞同官话表达,但为了自身的仕途安全、减少说错话的机会而不得不进行的“语言自保”。在现实生活中,公众能够而且需要接受的是一套符合大众语言方式和思维逻辑的“普通话”,而新闻发言人恰恰承担着这样的职责,其既需要维护官话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要将官话转化为大众可以接受的话语。

  与其说公众需要的是会用“大众语言”的新闻发言人,不如说公众渴望的是政策表达更平易近人。毕竟,新闻发言人代表的还是官方的政策立场。现在的问题是,在行政体制内部,对上负责的要求使得官话依然是一种习惯性要求,在对外“公关”上,能说“普通话”则是对公众负责的必然要求。需要官话和“普通话”通吃的新闻发言人,如何在“上也认可”和“下也满意”的夹缝中游刃有余地生存,恐怕会是个难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如王旭明这般尴尬的新闻发言人也就会屡见不鲜。(作者:贺方)

编辑:余瑞冬】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