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陈锡文:取消户籍区别仍要看实际 莫拿户口换土地(4)

2008年12月20日 03:41 来源:央视《新闻1+1》 发表评论

  农转非,口惠而实难至

  主持人:

  真的吗?陈主任是做了一个判断,说现在很多地方的这样一个农业户口的改革,实际上背后真正的动机是增加建设用地的冲动,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接下来连线一位对此问题进行过很长时间报道的记者,他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贾海峰,海峰你好。

  贾海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

  刚才谈话当中,以你的观察,你是否同意主任的观点?

  贾海峰:

  我非常同意陈主任的观点,因为我去过几个城市,做过一些调查,发现现在情况也就是这样子,现在还是地方政府用地冲动和国土资源部之间的一个博弈。

  主持人:

  你看到的农民对这件事情,他们的反映怎么样?

  贾海峰:

  我觉得农民对这个反映,从一开始很欢迎,很热情,到随着这种事情越来越多之后,就开始趋向于一种可能叫理性也好,叫冷静也好,热情度是慢慢下降的。

  主持人:

  按理说,从他们的利益来讲,说把这个地换出去了,自己在城市里有房子了,有户口了,难道他们不乐意吗?

  贾海峰:

  刚开始肯定很乐意,后来发现自己交换的东西可能不是想像的那么多,而且尤其也考虑到进城以后生活的问题,很多农民对这个事情,我觉得真正的农民可能积极性都下来了,但是有一些人还是抱着很大积极性,在跟政府谈判,谈价钱,谈价的比较多。

  主持人:

  好。海峰当时也是在天津做了很长时间的一个调研,你看到在这个地方,它实行这种政策实验之后,到目前为止是一个什么结果?

  贾海峰:

  到目前为止还是在推进中,因为关于宅基地换房这个政策争议一直很大,我们也不好在这儿就否定它或者肯定它。但是我感觉目前这个政策推行最大的困难在于中央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农民进城以后这种社保安置、生活安置等等这一块一些中央的决策,现在地方政府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就是农民不提他也不提,我觉得很多地方政府在试点中还是处于一种比较盲目和矛盾的心理。

  主持人:

  好的,谢谢海峰。

  主任,我们也看到,在地方政府他有一种观望的心态,也试着自己摸索,这么走行还是不行,他有一个很强的心理依据是什么?是觉得农民是自愿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编辑:宋方灿】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