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推行军人保障卡 可到全国购物消费(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军区推行军人保障卡 可到全国购物消费(图)(2)
2009年02月16日 13:19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保障卡成为四通八达的“通行证”——

  一张小卡带来的辐射效应

  早春的华北大地,乍暖还寒,记者分赴几座军营,处处感受到扩试军人保障卡产生的种种“热效应”。以往后勤保障常见的那些粗放、分散、概略、低效、难透明等问题,都随风而逝、冰雪消融了。

  官兵们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起军人保障卡的种种好处。

  海军某部机关参谋杨袁过去一个人要对着上级基地的战勤、军务、机要等6个业务单位,统计一次战勤实力至少需要半个月。如果用军人保障卡系统,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工作。各专业根据需要

  还可实时从保障卡数据中心共享基本保障数据,不需要自行组织,层层统计。比如,军需助理员可从保障卡数据中心下载各类他所需要的人员、数量、所属单位等相关信息,可及时制定相应的被装发放计划。

  提起保障卡,杨参谋语速越说越快:“保障卡最大的好处就是数据实时保鲜。”过去,要掌握一名官兵的保障供应情况,后勤机关各部门都要一一问到、重复统计;如今,保障卡系统中的资源为各业务部门共享,不仅规范了各种保障依据,还为首长机关的正确决策和管理提供了翔实可靠、实时保鲜的数据。

  总后某军用物资采购局唐青松助理告诉记者:“过去,一个分部直供、代供单位的实力统计上报误差通常在1%-3%左右,现在使用保障卡系统,统计基本可实现零误差。”唐助理的这番话,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得到旁证。

  在北京军区某独立汽车营被装发放现场,记者了解到,这次被装发放实现了历史上少见的供需一致,适体率达到100%,库存、周转和调号量首次出现“0”。该营路新春参谋体会最深:“做到精确保障,说起来只是一句话,但真正做到确实太难了!这完全得益于保障卡在信息源头采集时,一数一源,实时更新。”

  到机关各业务部门,大家反映试用保障卡“如入无人之境”,数据信息共享,无论谁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采集下载,及时做出精确的供应保障计划,还能杜绝超供和漏供问题,堵塞各种漏洞。同时,机关各业务部门能动态掌握每一个单位的供应实力变化情况、每一个官兵的供应保障情况,并可及时调整。

  “保障卡果真有如此奇效?”面对记者的疑问,总参某测绘大队助理员徐登认真地对记者说:“远不止这些呢,我们单位官兵长期在外执行卫星发射、野外勘测等任务,过去需要单位给当地驻军开介绍信等手续,非常不便,有时介绍信放在衣兜里,几地辗转很容易损坏、丢失。将来执行任务,官兵们就近到部队一刷保障卡,所有信息都有了,减少了保障环节,提高了保障能力。”保障卡的高效率功能可见一斑。

  记者在内蒙古沙漠腹地亲历了一次野战演习,一名战士“负伤”昏倒,被迅速抬进野战医疗方舱。医生掏出战士口袋中的“军人保障卡”,在网络终端轻轻一扫,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战士的单位、姓名、血型等信息,医护人员根据相关信息迅速给予妥善治疗处理,大大缩短了查验所需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保障卡的实战功能让人眼前一亮。

  说到底,官兵们最青睐保障卡的是,它给大家带来了无限方便。春节期间,海军某仓库士官王义祥在天津市一家超市购完物,掏出“军人保障卡”在收银台刷卡机上一刷,交易立刻成功。王义祥告诉记者:“这种带有‘银联’标志的专用军人保障卡,可以在任何‘银联卡’能消费的商店消费,而且异地存取款免收手续费,确实给我们带来实惠。”

  官兵就医、领服装、接转供应关系等,过去需到众多部门办手续,有的往返数百公里,现在一张卡简便了各种手续,成为后勤保障领域四通八达的“通行证”。

  “知道今年您的标准保障物资有哪些吗?”面对这样的提问,十有八九的人说不上来。但如果你有一张保障卡,一刷就明明白白。长期以来,部队官兵对保障情况不甚明了,发啥领啥。可现在使用军人保障卡,查询保障标准,对自己应该保障什么,保障多少,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保障卡覆盖了现行医疗卡全部功能,持卡就医,可对个人医疗账户、医疗消费、最近一次就诊或诊疗项目等信息,查得清清楚楚。大家形象地把能公开查询、民主监督的保障卡比喻成军人的“明白卡”。

  好多人担心,军人保障卡会不会失泄密?有关研发专家笑答:“保障卡的密钥功能对每一张卡进行加密,确保供应身份的认证安全。系统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运行,并且建立了完备的身份验证机制、信息传输机制、信息防篡改、防伪冒、抗抵赖的签名机制。”通过几年的试运行表明,保障卡系统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完全符合国家和军队信息安全标准。

  “8年磨一卡”催生出许多新思考——

  一条任重道远的创新之路

  北京军区联勤部部长董明祥告诉记者,一张小小保障卡,反映的却是我军后勤保障的大趋势、大方向,只要扩展开、深下去、用起来,必将有力促进我军后勤保障方式、管理手段、保障力生成模式根本性转变。

  从2001年初开始启动试点,到今天北京战区全面扩试,这一过程整整历时8年,可谓“8年磨一卡”。追寻军人保障卡的发展之路,记者感到,保障卡这一新生事物,在给部队和官兵带来实惠和方便的同时,也引发出一些新思考。

  推行军人保障卡,观念还需更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障卡顺应了现代后勤保障的需求,是我军后勤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传统观念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习惯“老做法”,感到用卡不如“用表”一目了然、轻车熟路。

  推行军人保障卡,难点还需攻克。如同所有新生事物,破茧化蝶,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和风险。军人保障卡从试点到扩试,正规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过去是临时组建的“军人保障卡办公室”,现在叫“军人保障卡扩试领导小组”,归信息化办公室牵头。如此重大的改革,没有权威的职能部门负责,不少事情关系不顺,问题难解决。有关专家建议,条件成熟后,总部应对军人保障卡系统建设、应用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最好以法规的形式颁布执行,提升强制力。

  另外,保障卡数据系统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它与后勤各部门运行的数据系统融合起来,难度大,困难多。诸如此类的难点,依然不少,需要在扩试的过程中,边探索、边解决。

  推行军人保障卡,空间还需拓展。军人保障卡系统的应用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这是举一“卡”牵动全局的大工程。它是对现行保障方式、体制、手段的一次“洗牌”,所以,“一卡通”需要“通”的地方还很多。

  为了推进保障卡扩试工作的不断深入,北京战区将机要、军务、通信、干部部门的领导纳入扩试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级相关职能部门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尽快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保障力,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保障力生成模式,拓展保障卡的实用空间,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步伐。

  推行军人保障卡,应用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记者从军人保障卡扩试工作中了解到,人员实力数据源头采集,系统综合集成,统一在一个数据库之下,各业务部门通过授权下载使用实力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和实时准确,做到了后勤供应实力与各专业实力相统一。如果军人保障卡未来的前景能包含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领域,将对我军“三大实力”(干部、兵员、后勤)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和一体化管理产生深远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丰富作战系统综合集成的内容和要素。

  北京战区扩试实践表明,军人保障卡的应用前景乐观、有潜力,但真正推开、用好,每个环节都不出纰漏,其复杂性、艰巨性不可低估。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行军人保障卡依然任重道远。

  军营“一卡通”的新时代,已阔步走来!

  相关链接

  “军人保障卡”是军队人员后勤供应保障卡,它集供应身份认证、后勤供应实力统计、用卡供薪、依卡供装、依卡管理住房档案、持卡就医、持卡就餐、持卡接转供应关系等功能于一体。官兵持有“军人保障卡”,可基本实现后勤供应保障“一卡通”。

  “军人保障卡”内设若干信息区,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区、财务信息区、军需信息区、卫勤信息区、伤票信息区、驾驶证信息区、住房管理信息区、保密控制信息区、预留信息区。

  “军人保障卡”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实行了联网,军人可持卡办理个人银行业务,并可到地方持卡消费。

  2001年初,总后勤部在北京军区某联勤分部进行了“军人保障卡”的开发研制,并在部分作战部队、机关、医院、仓库的万余名官兵中进行了7年的试运行。(郭建跃 邹维荣 夏洪平)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