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安局长:夜里听到电话响紧张 听不到更紧张(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县级公安局长:夜里听到电话响紧张 听不到更紧张(2)
2009年02月24日 08:53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前面临的最大压力是什么?

  “夜里听到电话响紧张,听不到更紧张”

  记者:我们和人民网的联合调查中,有35.9%的网友认为公安民警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社会,您如何看待您目前的主要困难和压力?

  李希瑞: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难题还是警力不足。以我们的一个乡派出所为例,一共5名民警,1名户籍民警,1名负责材料、台账工作,局长整天要忙于各种应付接待,真正办事的只有2名民警,而这个乡总人口达到7万人,这样的警力要保障社会安定难度很大。

  张平:我干公安局长的这些年,没敢关过手机,也几乎没睡过囫囵觉。夜里一听到电话响就紧张,发生什么事我都得去处理;可是一晚上电话都不响就更觉得紧张了,心想着是不是安全巡查没做到位。据我了解,基层民警中得抑郁症的也不少,我觉得心理上的压力还是最主要的。

  孙亚平:社会各界现在对警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际上警察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使得各方面的要求都难以真正满足。各地党委、政府对公安的考核紧盯着大案要案、破案率,而老百姓最需要的则是身边的安全感,希望偷抢案件能少一些,一些停电停水的事情也都让公安局来协调。这种矛盾不是简单增加警力可以破解的,还需要大家对警察这个角色的新认识。

  记者:还有73.5%的网友认为警察“有特权,容易‘捞到油水’”,各位怎么看?

  何伟仕:认为警察“有特权,容易‘捞到油水’”,这是对我们的误解,也是我们最大的困惑之一。可以说,目前公安机关是最受纪检监察部门“关照”的部门,另外,有赖于这几年的信息化建设,我们现在所有的案件从受理到结案的每个流程,在内部网上看得清清楚楚,哪一步有“猫腻”,领导同事们都盯着。

  李希瑞:公安局长有哪些权?无非是办证的权和办案的权,办证现在已经非常公开透明了,如果老百姓有何疑问,可以据实投诉和监督;在办案上,所有案件的立案、审批、办理都在网上公布,如果有谁想请我吃饭给我送礼,代价是不立案,我还干不了呢。

  公安局长总是躲着新闻媒体吗?

  “批评报道让之前的努力作废,很心痛”

  记者: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开学典礼的讲话中特意提到“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实现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好合作”,各位怎么看待媒体与公安工作的关系?

  杨梅喜:这次参加培训,很多内容都与如何应对新闻媒体有关。舆论引导能力,对我们是作为一个重要能力来要求的,也应该是我们的职责。面对新闻媒体,我们现在不能躲、捂、拖,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正视问题,越回避越复杂越被动。

  聂作坤:说句实话,我们欢迎负责任的媒体进行监督报道,不欢迎爱炒作、不负责任的小报。个别报纸网站在案件没有水落石出之前,就大肆报道,会影响公安机关正常工作。还有些媒体热衷于炒作公安队伍中的个别负面新闻。190万公安干警,出现个别害群之马难以避免,但不能只盯着个别负面现象,不顾公安队伍整体形象。

  席晓刚:我们其实更呼唤“宣传扶贫”,就是新闻媒体要多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公安工作。现在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欠发达地区平时受新闻媒体关注度低,民警付出的努力很少有人进行宣传报道,但出了批评报道后,通过网络一放大,往往成为网友批判的焦点和负面典型,之前的努力全部作废,这种情况常常让我们很心痛。

  何伟仕:面对新闻媒体,我们一直有八个字:“主动、正视、及时、互动”,这些经验都是针对批评报道而言,其实这也体现了我们在新闻宣传观念上的一个积极的变化,我们现在并不怕监督,我们欢迎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揪出公安队伍里的害群之马,让这支队伍更纯洁、更坚强。(石国胜 肖潘潘 梁昌杰)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