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餐桌上的安全”谁来保障?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两会前瞻:“餐桌上的安全”谁来保障?
2009年02月27日 1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月25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等法案,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列席会议。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岁末年初,又逢元旦、春节相距较近,市民购物将呈现高峰。节日前夕,北京工商对市场销售商品进行严格检查。 中新社发 任海霞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七日电 题:“餐桌上的安全” 谁来保障?

  中新社记者 杜燕

  如今,中国人幸福地发现,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但这种喜悦也往往伴随着尴尬乃至苦痛:喝奶粉会遇到三聚氰胺、吃柑橘会遇到“小虫”、吃肉会遇到瘦肉精、吃咸鸭蛋会遇到苏丹红、吃鱼会遇到孔雀石绿、吃蔬菜会遇到残留农药……

  人们不禁要问,现在还可以放心地吃什么?谁来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二OO八年,中国在汶川地震灾后的救援和北京奥运会期间成功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令人难忘。不过,警钟一次又一次响起:三鹿奶粉之三聚氰胺尚未远去,多美滋奶粉再陷“结石门”、蒙牛特伦苏牛奶掀起“OMP安全”风波,考验着国人羸弱不堪的食品安全神经。

  在二OO八年度百姓最关注的国内大事评选中,“三鹿奶粉事件”超越“沪指跌破二千点”、“四万亿大投资”等热点经济现象,成为最大焦点。

  难道为了这张嘴的安全,喝牛奶要自己养头牛?吃猪肉要自己当“猪倌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餐桌上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转型期的中国问题表现得尤为严峻。

  中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法施行于一九九五年十月,已存在明显的十足。不但食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而且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明确、不严格,对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同时,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不规范、不统一。许多情况下,政府权威、专业的声音在网络时代“慢半拍”,加之事后“辟谣”或“澄清”等,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

  再者,当下中国针对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监管部门各不相同。农业部门负责食品原料加工、质监部门负责生产环节、食药监部门则负责消费环节。三个主要监管部门看似分工明确,却既有重复又有空白,难免出现监管漏洞。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如何杜绝关乎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再次发生?

  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二OO九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建立先发制人的食品安全体系,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系统而有序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OO九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抓紧出台食品安全法,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配套规章制度,健全部门分工合作的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二十八日,“食品安全法草案”有望在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审议后出台。“草案”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对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各环节进行规范。

  食品安全不但与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三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会献何良策,重树公众对食品行业的信心,让百姓吃得放心,人们翘首以待。

【编辑:宋方灿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