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地:西藏的根本问题是发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热地:西藏的根本问题是发展
2009年03月21日 0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为期五天的“雪域风情——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三月二十日下午在澳门综艺馆开幕,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名誉会长热地、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中央驻澳联络办主任白志健等为展览剪彩。 中新社发 毕永光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澳门三月二十日电 题:热地:西藏的根本问题是发展

  中新社记者 毕永光

  来澳门出席“雪域风情——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的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名誉会长热地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今天下午在澳共同会见媒体,谈西藏、谈家乡、谈自己。

  西藏局势恢复正常

  谈到媒体关心的西藏局势,热地说,去年“三•一四”事件平息后,西藏及其他藏区的社会秩序已逐步恢复正常。西藏百姓求发展、盼稳定,不希望看到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再次发生。近来,到西藏旅游的内地、港澳台及外国游客不断增加,本来冬天是淡季,今年游客也不少,说明西藏局势是安定的。

  亲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周年,过几天将迎来首个“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纪念日”。谈到五十年的变化和自身经历,热地最大的感触是“翻身做了主人”。

  一九三八年八月,农奴出身的热地生于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一个贫苦牧民家庭,从小跟随母亲,居无定所,靠乞讨、给头人当佣人为生。热地形容那时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受压迫”。

  一九五九年,在进藏解放军干部的鼓励下,热地报名到北京中央政法干校学习,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之后他回到了西藏,也见证了家乡五十年的发展。他说,五十年前没见过自行车,如今摩托车在那曲家乡已很普遍,汽车也不少;当年他在北京读书时,母亲寄了一封信,近半年才收到,如今家乡牧民放牧都带着手机。

  回应“西藏文化灭绝”论

  针对达赖集团的“西藏文化灭绝”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说,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国家共投资三亿多元人民币,帮助西藏修复开放了一千四百多座寺庙。特别是上世纪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四年,国家拨出五千五百万元人民币和大量黄金、白银等珍贵物资对布达拉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二○○一年起,又拨专款三点三亿元人民币,用于维修布达拉宫和罗布尔卡、萨迦寺三大文物古迹。二○○六至二○一○年,中央人民政府将再次拨出五点七亿元人民币,维修保护西藏二十二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此巨额投入和大规模维修,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是空前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藏族史诗巨著《格萨尔王传》的搜集整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启动至今仍在进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进行的藏传《大藏经》多版本比对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使该中心成为藏传《大藏经》版本最多的研究机构。

  热地补充说,一九八四年中央提出设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本身就说明中央对西藏文化保护高度重视。对于一些与封建农奴社会相伴随的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风俗习惯逐渐被人们抛弃,热地认为是文化发展与交流的必然结果。

  西藏的发展靠科教事业

  热地说,西藏的根本问题是发展。西藏要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教育事业。他介绍,西藏的教育事业从无到有,目前在校生四十多万,二十几个内地省市开办的西藏班、西藏学校有在校生两万多名。在中央支持下,西藏大学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民族大学,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

  “只要西藏的科学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西藏一定会越来越好!”(完)

【编辑:唐伟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