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面对强生风波考题 质检的答卷像"挤牙膏"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面对强生风波考题 质检的答卷像"挤牙膏"
2009年03月22日 14:30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针对近期强生公司婴幼儿洗浴用品被指含毒事件,国家质检总局20日公布的强生产品调查结果显然对公众关心的安全问题未予确认。调查结果显示,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26种31个批次的婴幼儿洗浴用品产品,有1种“婴儿香桃沐浴露”中的1个批次检出含有微量二噁烷。但质检总局又称,由于技术上无法避免原料带入的微量二噁烷,美国以及我国尚未有限量规定。含有微量二噁烷是否会影响健康,还在等待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一步分析。(3月21日《新京报》)

  质检结果表明,强生系列产品只有一种有“疑似问题”,然而这让关注此事的公众松一口气了吗?点开各大门户网站相关新闻后的读者留言,对该结论弹之者远甚于赞之者,有网友甚至干脆表达出对“仅有一种”的明显不信任态度。而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国家质检总局并没有因“检”而还强生产品清白,我也并未因质检总局的“最终出手”而心悦诚服。

  不可否认,部分网友的言论或许有“习惯性宣泄”和“非专业而不理性”的成分,但这绝不就意味着其是胡搅蛮缠之词。网友流露出的“不信任”,其实更多是缘于质检部门在“强生风波”起终表现出的一“拨”一“动”之行为。从初期强生产品被质疑有毒时的“不动声色”;到随后对介入调查的公开否定;直至发布出“仅有一种产品可疑”的结论,质检部门的行政“主动”完全成为一种“舆论倒逼”的作为——如此外力助推式的行政进程,当然会让公众满腹狐疑。

  一步失信,步步失信;一处存疑,处处存疑。可以这么说,在“强生风波”中,质检部门的所作所为像极了一管“挤挤出出的牙膏”。一份来自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的报告,打开了产品安全质检牙膏的盖子;蝴蝶效应下公众的惊慌与舆论的合力,一点点让质检部门不得不成为“挤牙膏的人”,然而挤出的牙膏远远低于公众的预期。

  若以时机和社会关注度而言,“强生风波”其实是最应该进入质检部门视野、并被圆满处理的作为对象。“三鹿事件”余波未息,相应质检部门正处于“痛定思痛”的行政反躬中。就在刚过去的两会上,质检总局某副局长在谈及三鹿奶粉事故时还说:“我们是有责任的。我们该承担的要承担,该管好的要管好”。话语声犹在耳旁环绕,面对接下来的“强生风波”考题,质检总局交出的,还是让人不满意的被“挤牙膏”答卷。其中本不应有的落差怎不让人心生挫败感,让人疑窦众生?!

  有多少制度漏洞与行政被动,就有多少公众疑惑与网络蜚语。从去年的“三鹿事件”到今天的“强生风波”,勾勒出公共性领域内产品质量的“高危险”,也见证着相应质检部门对其“最坏想象”的缺失,以及“挤牙膏”般表层监管举措的重复与乏力。产品安全质检绝不能矮化为一管“挤挤出出的牙膏”,拿什么来捍卫我们公共性领域内产品的安全,质检部门当扪心自问,主动跟进再也不能耽搁了。(湖南 王聃)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