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手足口病“揭”出基层医疗体系的软肋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京报:手足口病“揭”出基层医疗体系的软肋
2009年03月25日 03:56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议论风生

  今年以来,手足口病又开始在河南、安徽、山东等省的交界处频频发威。截至3月20日,河南全省累计报告病例2512例;山东菏泽市截至3月21日共报告病例502例。值得深思的是,一方面在疫情暴发初期,这种常被误诊为感冒、口腔炎等的“怪病”,在乡村陌生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据某记者调查,山东菏泽疫情曾被否认,河南民权死亡并未上报。

  疫情面前,追查漏报瞒报责任并且追究责任,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借此所反映出来的基层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无序状态,更值得反思。

  当问题得以重视,或许就迎来了遏制和解决的希望。但是在手足口病疫情面前,这样一条常规却恰恰相反。河南、山东菏泽市鄄城在疫情暴发之初,规定必须有三名副主任医师或三到五名专家确诊才算手足口病,而在疫情集中的贫困乡村根本不会有这么多专家。如此看来,已经重视的问题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识层面依然没有被重视,甚至一些体现重视的相关规定恰恰成了没有上报的主要因素。“外紧内松”应对疫情的痼疾再次显露。

  尤其令人气愤的是,鄄城县卫生局的专题会议指出:“舆论方面注意媒体暗访”。在这种思想主导下,疫情的严峻态势被人为控制得模糊不清。手足口病在2008年5月2日即被列入丙类传染病名单,属于法定报告的传染病。而且,按照上报程序,一周内同一个自然村出现两例疫情,可视为聚集性发病,如有三例,则为暴发流行。规定虽然明确,落到现实情势之中,却变得异常凌乱,暴露出法制语境下基层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无序。

  或许,生命的最后价值是激起社会沉痛的反思,面对不明原因逝去的生命,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确实应该进入再次反思的境地。

  □王艳明(教师)

【编辑:张哉麟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