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特区"二胎试点20年:成效显著却仍是"试点"(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生育特区"二胎试点20年:成效显著却仍是"试点"(3)
2009年03月30日 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儿女双全是最好 两个儿子最不理想

  解说:孔祥菊家刚添了孙女,她在这个村被称为“双男户”,如今两个儿子都成家了。看着眼前的小孙女,二十多年前她生孩子的情形已经不那么深刻了。

  孔祥菊:那个时候我们也不想生,就是说生一个就能行,后来人家都说30岁的时候可以生第二胎,后来就生,说生一个女儿的,结果又生了一个小子,生了两个小子。

  解说:在翼城有个说法,儿女双全是最好,两个女儿也不错,两个儿子是最不理想的。孔祥菊说当年政策允许生二胎了,她也跟着别人要了第二个孩子,这几年才体会到了为什么大家都说生两个儿子不好。

  孔祥菊:这个是老大的孩子,老二去年是十一月,把老二给了,给了别人家了。

  曾子墨:为什么要给了?

  孔祥菊:你娶两个媳妇,你思想负担可重了,现在娶个媳妇就花十万块钱,你就说一天再干再干,干这一年,只是能把你一年的行行礼什么的,你就存不下钱,后来人家老二也情愿招,后来我就说招就招吧,到哪不是过呢,你就是把他给了他思想负担也不重,咋也不咋的,他养活他那两个,咱也能养活咱,都负担轻了。

  解说:走进这灰色的小楼,里面装修一新,布置都很精致。这是大儿子的新房。在这里的农村,娶媳妇至少要花上十万块钱,大概也都用于装修、买家具了。二儿子要结婚,家里实在拿不出这笔钱了,孔祥菊的亲家是“双女户”,二儿子就自愿当了上门女婿。

  孔祥菊: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害怕受气呢,人家都一直说,到了人家害怕受气呢,人家都说没有事儿,就是因为他没有儿才要呢,去了还不是亲热的跟什么一样,我说人家也是死心塌地了,咱去了看咋样,结果刚开始一说得时候,人家这家人去的时候就待的可好呢,花钱什么的从家就只管拿了,人家屋里可亲了,我那个亲家也好着呢。

  解说:小孙女现在才7个月,儿媳妇就领了“独生子女证”,不想再生了。这一个孩子每月的奶粉钱就上得上千元,对于这个农村家庭来说,申请“独生子女证”还可以领到政府补贴,孔祥菊也支持孩子的决定。

  曾子墨:你现在就是带小孙子了?

  孔祥菊:啊。

  曾子墨:家里靠什么收入来维持呢?

  孔祥菊:她爷爷是给人家盖房子呢,她爸爸是在铁厂,在大新疆呢。

  曾子墨:那么远?

  孔祥菊:可不是咋,一直都没回来过年。

  曾子墨:他见过小孩了吗?

  孔祥菊:见过了,他不是一想了,想着要回来呢,她给他手机上发个照片他就不回来了。

  上门女婿按当地的传统叫“顶门槛”

  解说:翼城县农村招“上门女婿”是个传统,全县目前有4000多个上门女婿,当村干部的也不在少数。上一代的上门女婿要改姓,子女也要跟母亲姓,现在大多数家庭不要求上门女婿改姓了,子女姓什么也两人商量着来。人望村杨春香的丈夫就是上门女婿。

  杨春香:要说起吧,当时我对改不改姓无所谓,因为年轻人都理解,只要他好就行,我妈不同意,传统观念一时打破不了,老年人她就接受不了。她说你爸姓杨,我爸早早的我十五六岁他去世了,你爸这一辈子就抱养了你一个,叫你把这杨家门槛顶起,你结婚以后,好像意思就是说杨家传宗接代就没有这个笑话了,现在我一家子都姓杨,只有我妈一个人姓许,我是抱养的我们家杨了,他爸姓杨,我儿子姓杨,女儿更不用说了,孙子,一家子姓杨。

  解说:杨春香的母亲没有生育,她和丈夫商量着抱养了杨春香当女儿,指望以后找个上门女婿,按当地的传统,这叫“顶门槛”。没想到,1978年招了女婿,此后连续两年杨春香生了两个孩子都是女儿,这时候计划生育政策严格起来,按规定,杨春香不能再生、应该做绝育手术了。在老人看来,她家又面临“绝后”的问题。

  杨春香:我后来人家叫做手术,我老母亲哭得不行。意思还是想让要一个,她不敢说,她说你不要了,但是你不能采取措施,人家哭呢个,后来我给她解释,我说,妈你看,我一个人就把你管了,你要两个能咋,能养活了吗,那个时候管得真严,我自觉的采取了措施了。

  曾子墨:你当时结扎的时候你丈夫什么态度?

  杨春香:丈夫是刚开始也,我妈一说,丈夫最开始也不同意,因为他是招亲,你要是有个小子,一个是顶人家门槛,好像是你一个我一个,还有这种传统观念。

  解说:杨春香当时已经是人望村的妇联主任,她觉得自己带了头才好给别人做工作。20多年来,她一直在这个村负责计生,让她自豪的是,这个村子历年没有一个计划外生育的,而且这里虽然政策允许生二胎,可是86户都选择了只生一个孩子。如今,杨春香的大女儿也招了亲,生下孩子后也领了独生子女证,但老母亲不像当年那样会为此伤心了。

  冯才山:1985年试点的时候,1985年左右,我们翼城县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1%,但是到了2000年,我们是圆满完成了国家给我们下达的30万左右的人口的控制目标。

  曾子墨:比例是多少?

  冯才山:和全省一比,全省我们只占了0.9%左右,下降了,和全省的人口的数量比我们这儿就下降了,虽然其他地方实行生“一孩半”,或者提倡生一个,但实际上没有少生,我们这儿尽管实行了允许生两孩的试点政策,但是也没有多生,而且还圆满地完成了控制目标。

  解说:从1999年开始,整个山西省农村,第一胎生了女儿的人家,都可以生育二胎,但翼城依然算得上“生育特区”,从数字上看,虽然这21年“试点”成效显著,但“试点”依然只是“试点”。

  梁中堂:和周围县比,由于这边的政策比较宽松,所以这样计划生育部门就一直对这个政策,这个试点,要求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所以这个试点其实已经做了20多年了,但是外界对它了解得还是比较少。只是做这些研究的,在这个圈子的人知道。80年代做试点以后,全国曾经一下子计划生育部门都知道。但是以后慢慢了解它的人比较少了。

  解说:同一时期和翼城县一起做人口政策试点的,还有辽宁省黑山县、黑龙江省黑河市、浙江省武义县、甘肃省酒泉地区等13个县市,试点方案也各有差别,有严格一胎的,也有无条件生二胎的,但是很少有坚持至今而且成效显著的。

  解说:翼城的经验至今没有推广,梁中堂有些遗憾。翼城这样一个交通便利的革命老区,一个经济水平中上的普通北方村庄,它究竟能否代表中国一般农村的状况呢?如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已经让计划生育工作比二十年前文明、进步了很多,但是人口老龄化压力也随之而来,“生二胎”的限制是否会更加放开,2009年“两会”的网络提案,计划生育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