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怎样"炼"成的?(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揭秘: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怎样"炼"成的?(2)
2009年04月12日 10:40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断的知识更新——持续创新的“血液”

  “只有不断吸取新的养分,才能维持肌体健康。”科研创新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永葆创新活力。

  3月24日19时50分,实验室突然响起铃声。正在忙碌的吴小锋停下手头的活,匆匆走向学术报告厅。

  今天是星期二,该站坚持多年的专家学术讲座在20时准时开始。

  2小时后,走在返回路上,吴小锋脚步生风。今晚IT前沿技术讲座,给了他很多创新灵感。

  该站副站长郭军介绍:周二晚上学术讲座很受欢迎,不管工作多忙,大家都会前来“充电”。

  “绝不能用昨天成功的思维模式,去考虑明天的科研工作。”为保持人才前瞻敏锐的思维触角,该站党委搭建起各类平台,推动知识能力的动态升级。

  一次,某重点项目进入关键阶段。此时,课题组骨干何靖波接到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入学通知书。是将他留下攻关,还是送他去深造?站领导表态:着眼人才长远发展,让何靖波按时到校读博。

  为让创新“血液”保鲜,该站多方引进人才。今年,该站从中山大学特招了一名博士生,同时从某导弹部队引进一名技术骨干。

  高效的转化机制——持续创新的无形“推手”

  一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转化为战斗力,一年之内又牵引出另一项创新成果摘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站这一创新经历,被传为佳话。

  2005年9月,该站研发的“某型野战指挥系统”出炉。一个月后,这项成果进入某集团军年度联合军事演习接受检验。该站派出技术骨干,全程跟踪该系统在演习中的运行情况。针对暴露的问题,他们及时改进,很快拿出了“升级版”的新成果。

  同年底,他们又将这一成果投入全军军交系统演习接受考验,再次完善升级。定型的该系统配发全区部队使用,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深入总结经验后,2006年,他们又提出研发更为高效的“某型野战机动指挥信息系统”。仅用5个月,新系统诞生了,有效解决了战区机关野战机动指挥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说起科研创新“后浪推前浪”这一现象,该站总工程师肖兵深有感触:“成果快速转化,是创新持续前进的无形‘推手’。”

  为使成果快速转化为战斗力,该站先后建立了10多个创新成果跟踪站,定期征求使用单位意见,不断修改升级科研成果。有关数据显示,该站近年来科研创新成果实现“零库存”。(解放军报记者 王雁翔 特约记者 钟友国 严德勇)

【编辑:闻育旻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