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线路图折射观念改变 外交策略由守转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人权线路图折射观念改变 外交策略由守转攻
2009年04月20日 09: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作为一项国家承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出台,表明了中国政府深入推进人权事业的决心与信心

  本刊记者/王维博

  继把“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目标。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以下简称《计划》),作为一种国家承诺,指出了未来两年人权保障的线路图。

  线路图的背后,不仅折射中国社会主流人权观的改变,由“批驳”转变为“行动”的人权外交策略似乎亦隐约可见。

  《计划》映照的现实

  除了纲领性的原则之外,《计划》关于人权保障具体目标和措施备受关注。

  4月13日公布的这项人权行动计划全文约22000字,除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权利保障,特别提到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计划》明确提出“严防对被羁押者实施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发生,所有提讯室实施强制物理隔离;建立并推广提讯前后对被羁押者进行体检的制度”。

  这一天,对云南青年李荞明来说,来得有些迟。2月12日,李在看守所被牢头狱霸殴打致死。

  “被羁押者的权利因公权缺位而遭遇侵害。”中国社科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楠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作为保障人权的具体要求,《计划》的内容更具针对性。

  《计划》指出,“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对被羁押者实施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发生”;“中国将加大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完善特约监察员制度,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探索、试行特约监督员制度,对法院及检察机关进行监督”。

  在多次参与人权白皮书策划准备工作的刘楠来看来,这些针对性章节映照的是中国社会的严峻现实,正因为各地监狱、看守所里连续上演“躲猫猫”之类的恶性事件,才有了“保障被羁押者权利与人道待遇”的承诺。

  人权路线图

  与李荞明事件不同,另一起公民死亡事件见证了中国人权保障走过的道路。

  2003年3月17日,27岁的大学毕业生孙志刚在广州的街头被收容,60小时后他死在了广州市卫生局主管的收容人员救治站中。孙志刚之死影响深远,他死后三个月,18名涉案者被认定有罪,23名政府官员受到处分,施行20多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

  孙志刚事件的第二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随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3月,“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由“人权”入宪,进而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最后到专门的行动计划,中国人权保障路线图的背后,折射着人权观的改变。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一个人权白皮书起草人之一董云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由于过去在政治上法律上不使用‘人权’概念,客观上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对内造成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的淡漠,并在实践中导致了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侵犯人权事件的发生;对外把‘人权’这面旗帜拱手让给了西方,等于自动放弃了道德制高点。”

  从上世纪80年代,人权概念开始重提,“早在1989年,针对西方指责,江泽民就提出,要从思想上解决‘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待民主、自由、人权问题’”。 董云虎说,在这种背景下,他开始系统研究人权问题,于1990年出版人权著作《世界人权约法总览》,率先打破人权理论研究禁区。

  此后,针对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的指责,中国政府自1991年开始,每年发布人权状况白皮书,从政治上确立了人权的概念。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将“人权”概念写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使人权成为中共领导国家建设的主题。2004年,“人权”再次由政治概念转化为法律概念,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

  “人权观改变的意义在于使政府官员开始以人权为视角统筹工作,这在人权保障上更进了一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科研处处长柳华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相对具体的行动目标而言,更难实现的是观念的改变。

  作为国内较早开始研究人权理论的学者之一,柳华文2008年参与了第一份人权行动计划的制定,而此时,距中国发布第一份人权白皮书已过去17个年头。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