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驻京办"存与废" 称缺乏监督制约致腐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热议驻京办"存与废" 称缺乏监督制约致腐败
2009年04月21日 09:33 来源:检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山东省潍坊市撤销驻京办等11家驻外办事处,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有评论给予积极肯定,认为这一举措既节省了政府开支,又有利于反腐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于消息刚发布时的热切赞扬,一些理性的剖析逐渐浮现。驻京办真的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了吗?驻京办本应发挥怎样的功能,什么原因造成其功能的异化?又该如何规范的它的行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1、潍坊坚持认为驻京办“没什么作用了”

  4月18日,星期六,北京后海游人如织。记者跟从事胡同游生意的张师傅打听潍坊驻京办的具体位置,他很熟络地将记者引到了位于后海南沿的潍坊驻京办。潍坊驻京办玻璃大门紧锁,里面空无一人,“内部装修”的告示还在。透过门窗,可以看到办公楼里面的物品早已搬离。“他们早就不上班了。”张师傅告诉记者。潍坊驻京办门前不时有游客经过,有的导游会介绍说“这是全国第一家撤销的驻京办”,记者看到有游客饶有兴致地驻足观望、拍照。

  1月22日,山东和潍坊的媒体发布了一条消息:“潍坊市决定将包括驻京办事处在内的北京、上海、深圳等11家办事处全部撤销。”整条消息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但掩饰不住该事件的重大意义。3月初,有媒体对潍坊撤销驻外办的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公众对驻京办存与废的探讨逐渐升温。记者留意到,连日来,网上关于“驻京办”内容的跟帖每天以数万条的速度刷新。按照潍坊市驻外办整改工作进程表,时至今日,11家被撤驻外办的审计整改工作和相关驻外人员的安置具体情况如何?就在公众密切关注该事件的下一步进展时,潍坊的声音却淡出公众视野。

  4月14日,记者拨通了潍坊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电话。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新华社以外,潍坊市一律不接受其他媒体关于撤销驻外办内容的采访。他在电话里说:“关于撤销驻外办的相关内容,以新华社此前发布的通稿为准。”

  “按照此前的报道,潍坊驻京办的工作人员尚未安置完毕,部分财会和看守人员还在做善后处理。报道中指出这些具体工作均在3月底全部完成,现在已经是4月中旬,这些报道内容还依然适用吗?”记者提出质疑。

  “对,还依然适用。”这名工作人员先是肯定地说,后又补充说,“都已经处置完毕了。”但他不肯透露具体处置情况。

  “我们注意到,撤销驻京办等11个驻外办,是根据1月14日潍坊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仅凭一个‘意见’,11个驻外办便没了?”记者再次发问。这位新闻科工作人员表示,驻外办是计划经济物资紧缺时代的产物,现在都“基本没什么作用了”。

  “37名工作人员是否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相关审计工作结果如何?以后还会不会给公众一个解释?”面对记者的追问,这名工作人员再次强调:“新华社此前的报道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2、专家热议驻京办“存与废”

  潍坊驻外办大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驻外办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在,潍坊市成为撤销驻京办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自潍坊官方的解释是,撤销是因为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对于这一观点,记者在采访中也从有关学者和专家那里得到了印证。

  “驻京办的‘招待所’功能早过时了。”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政治学教授、廉政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孙雁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宿出行饮食都已经商业化,从市场上选择服务,我们的花费会更经济。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社会,驻外办争取资金物资、招商引资、收集信息等功能在逐步退化,在网络时代,已不需要在外地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联系工作,从这一点来看,驻京办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这样认为。

  从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北京设立第一家驻京办以来,驻京办以惊人的速度在北京安营扎寨,到2002年时已增至426个。有学者对驻京办的发展史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不同见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认为:“如果仅仅局限于买买车票、订订旅馆,那样的话,驻外办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现代社会的发展赋予驻外办新的职能作用。”他解释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县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交流在不断加强。随着广域的经济圈和广域的经济、文化共同体建立,驻外办的桥梁、纽带、名片作用更加重要。现代社会中驻外办信息传递功能必要性的观点得到了孙雁的支持,她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比计划经济时更复杂,方方面面利益繁杂各异,驻京办代表地方及百姓反映诉求、反映民情,这是它今天应该发挥的重要功能。”

  “有人认为,取消了驻京办后,节省了政府开支,到北京办什么事情可以开着车或者坐动车组就来了,能省去很多成本。那样做看起来是减少了成本,其实有些成本在无形中反而增加了。”杨建顺说,比如每次来京联系工作都要经过一次渠道疏通的过程,这个工作成本保不准会比有驻外办时高,从这一点上来讲,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到了驻外办消失的时代”。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