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法实施 人大常委会将依法监督"一府两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疆新法实施 人大常委会将依法监督"一府两院"
2009年04月21日 17:55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记者从(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监督法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发布会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更﹒依明巴海指出,实施监督法办法的出台,为促进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公正司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有力的抓手,对于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程序,规范监督行为,增强监督实效,保证监督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运行,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同时强调,要始终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监督的全过程,落实到监督工作的各方面。

  此外,艾力更﹒依明巴海还对实施监督法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提出,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指导思想,严格依据实施监督法办法,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决算、审计和计划、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对计划和预算进行监督;每年选择若干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规范性文件做好备案审查;适时开展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

  在履行监督职能方面,要牢固树立监督与支持并重、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理念,把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的监督工作,首先要突出监督重点,使人大监督工作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相扣,与人民群众普遍呼声息息相应;其次要改进监督方式,在抓住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把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结合起来,把推动改进工作和修改完善法规结合起来;最后要增强监督实效,加强跟踪监督,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发布会上,自治区副主席靳诺和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哈斯木﹒马木提、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剑均表示,“一府两院”将以学习贯彻实施监督法办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为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解读

  实施监督法办法有五大特点

  自治区出台的这一实施办法有什么特点?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施监督法办法参与制定者薄晓就此问题向记者做出了介绍。

  特点一:自治区的实施监督法办法中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作为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指导思想,这不仅是对监督法规定的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指导思想的补充,更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

  特点二:基本原则中对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做出规范,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薄晓解释,人大常委会在这一关系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这一原则既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又体现了依法监督,从而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特点三:明确规定了“集体行使监督职权”这一监督形式,由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日常工作,由人大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特点四:在监督法的基础上,实施监督法办法结合新疆实际,将“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纳入法律条文。薄晓告诉记者,这是自治区实施监督法办法对监督法在程序和工作要求上的进一步细化,明确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对象、时限、范围和报备的形式要件等方面外,最突出的特点是专门将自治区“最高两院”执行具体应用法律解释的规范性文件和实际中存在的各级“两院”制定的个别不适当规范审判、检察工作文件的情况也作为审查对象纳入了备案的范围。

  特点五:对监督工作公开的形式做出了规定,即可以通过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常委会公报、网站、期刊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据介绍,这一条是监督法的一大亮点,而自治区实施监督法办法则在这一基础上,对公开内容和结果做出了规定,这将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提出更高的要求。(实习记者刘雯文)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