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观摩舰原定"温州"号 因记者太多改派"郑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阅兵观摩舰原定"温州"号 因记者太多改派"郑和"
2009年04月24日 09:19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郑和”舰(资料图)

 

    中国4月23日下午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60周年。图为中国海军最新型054级526“温州”号导弹护卫舰。 中新社发 琥珀旺旺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艨艟云集,舳舻相接。今天,攀上战舰高高的桅杆,展望2009年春天的黄海,中国古籍中“大国舟师,陈兵于海”的壮阔场面恍若再生。

  然而,今夕是何年?这幅场景的意义迥然不同于往日辉煌。这是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中国海军与世界海军的一次近距离的瞩望和握手。纪念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留给国人和世人无尽的畅想。

  喜看“有朋海上来”。这次活动落幕之际,让我们收敛目光,抚摸历史珍贵的绳结,盘点昭示未来的收获……

  实力:大国的请柬

  青岛,奥帆中心。

  今天,胡锦涛主席偕各国海军将领,在这里登临“石家庄”号新型导弹驱逐舰,起航检阅中国海军舰机编队和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海军舰船。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举办包括众多外舰在内的盛大海上检阅式,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军事史学家指出,举办俗称“观舰式”的海上检阅仪式,是海洋大国的传统。这一形式始于1342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对英国舰队进行检阅。一百多年前的晚清,1911年4月,中国从英国订购的“海圻”号巡洋舰,曾前往英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与海上阅兵。

  那次,中国军舰的跨洋受阅,除了为大英“日不落”帝国捧场,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目的:到这艘战舰的“娘家”——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维修。

  那年,是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后的第6个年头。中国寥寥无几的近代造船、修船工业在战火中付之一炬。军舰,中国造不出,也修不了……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创的人民海军,依然在咀嚼历史的苦果。

  在青岛海军博物馆,记者听到一个故事:人民海军第一任司令员肖劲光,1950年的一天上刘公岛看望部队,竟找不出一艘可以开得动的军舰送他上岛,只能搭乘一艘渔船。船老大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你这个海军司令,还坐我的破渔船啊?”可以想象,共和国第一位海军司令员心里当时是何等苦涩!

  然而,正是人民海军,从历史的淤泥深处,奋然拔起沉重的锚链。60年栉风沐雨,人民海军艰苦创业,发展壮大,已发展成由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和岸防部队五大兵种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成为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海上力量。

  军人,不能不看重实力。如今,人民海军60岁生日,时光的飞梭终于织就“海上红地毯”——一艘艘外军舰船远渡重洋应邀来访、参加海上检阅。

  今天,中国海上大阅兵震惊世界。当“长征6”号战略导弹核潜艇亮相世界,历史不会忘记当年国外媒体的揶揄:“当美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的时候,中国的木质鱼雷快艇才刚刚锯开第一根圆木。”如此刻薄的调侃,深深刺痛了国人的心。如今,国际军事观察家则这样评价:“中国海军近10年的发展,超过以前半个世纪。”

  力量,是大国的请柬。青岛港,一位老人这样对记者感慨:“过去,外国军舰不请自来,都是来打我们的。后来,外国军舰来得少,因为我们的海军落后,人家来我们这儿看不到啥好东西。现在,外国军舰挂满旗、鸣礼炮,浩浩荡荡来参加我们中国举办的检阅仪式,我们要腾出3个码头才能让外舰停泊,这是多么大的变化!”

  天翻地覆慨而慷。记者抬眼望去,青岛港的码头工人们,在高高的吊车上挂起一条大红标语:“向光荣的人民海军致敬!”

  开放:自信的风采

  今天,海上大检阅,中国新型舰船纷纷首次亮相。然而,很多国家的海军官兵注意到:一艘紧随检阅舰的观摩舰他们很熟悉:舷号“八一”,舰名“郑和”。

  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幕后花絮。当初,人民海军确定的观摩舰是“温州”号导弹护卫舰。后来,要求上舰采访检阅的记者之多,远远超乎预料,海军领导当即决定:改派“郑和”号远洋训练舰。

  改变,成就一个巧合:郑和,是中国走向海洋的先驱。“郑和”舰,是中国海军走向开放的使者。整整20年前,“郑和”舰单舰跨越太平洋,进入西半球访问美国夏威夷。它,是第一艘越过180度子午线的人民海军军舰,也是中国海军出访次数最多的舰船之一。

  回望600年前,郑和船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纵横大洋数十万里。然而,当郑和的征帆落下,闭关自守的农耕意识重新抬头,中国走向海洋的脚步也成为历史的绝唱。

  历史的惩罚如此无情。正是在明成祖朱棣为奖掖郑和而赐建的南京静海寺内,清王朝签下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从此,敌国外患竞相来自海上。

  惨痛的教训告诉中国人:开放,是现代文明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一个濒海国家的生命线,绝不能把辽阔的海洋看成国家的护城河!

  开放,就要敞开胸襟,面向大洋呼吸八面来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春潮,迎来了第一艘西方大国来访的军舰——法国海军“迪居埃·特鲁安”号反潜驱逐舰。此后,外舰来访不绝于途。

  然而,开放之路不寻常。

  23年前,就在今天14国军舰停泊的青岛港码头,美国军舰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系缆中国大陆。1986年11月5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上将率3艘军舰来访。

  两军握手,敏锐的国外媒体马上发现:美军官兵落落大方,中国官兵拘谨羞涩。当时担任陪访舰的“大连”号导弹驱逐舰官兵第一次参加外事活动,许多官兵没能与美军官兵说一句话、照一张相,有的水兵在路上遇到美军官兵都低头绕道走……

  谈起往事,舰长李烈视角独特:“开放,要以自信做基础,自信的基础又是实力和阅历。我的前任老舰长们永远忘不了,当年两国官兵互相参观对方军舰,我们的官兵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转来转去看不够;见多识广的美军官兵参观我们这艘舰,是抱着胳膊看两眼就下去了……”

  技不如人,见识不如人,导致自信的程度大不相同,交流的层次大不一样。如今,经过信息化改造的“大连”舰焕然一新,也昂然出现在中国海军受阅编队的方阵中。在该舰所在的北海舰队,一名战士印证共和国水兵的阅历变迁:“哈尔滨”舰技师臧家友,当兵19年,就随军舰出访22个国家、24个港口。

  当年,在美舰来访的码头欢迎仪式上,时任中国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还有一段风趣的对话。刘华清说:“有机会,我要指挥你的军舰。”莱昂斯哈哈一笑:“那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23年后,这段“笑谈”成真:一艘美国军舰,参加了中国海军现任司令员吴胜利担任总指挥的海上检阅。这艘军舰,正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费兹杰罗”号。现在的吴司令员,当时是某驱逐舰支队的支队长。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