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推司法透明 最高法将促民意转化制度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互联网助推司法透明 最高法将促民意转化制度化
2009年04月29日 11:29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以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在互联网上公布了260余名法官包括学历、任职时间等内容的个人信息。 王文波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不少法院实现了网上立案、远程提讯、庭审直播。“全国法院被执人信息查询平台”于3月30日开通

  -改进和完善网络民意沟通机制,把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工作整改的内容

  -在中西部地区法院信息化建设刚起步的情况下,推进审判公开需要因地制宜

  4月16日,北京法院网图文直播了一起交通肇事案的庭审;同一天,在浙江法院网首页,登出了浙江省高级法院第十三法庭公开审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的公告。在河南,2008年10月1日后生效并送达当事人的裁判文书已全部公开上网。

  “要改进和完善网络民意沟通机制。”4月14日,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法院主要领导每年至少应参加1次与网民直接交流、沟通、互动活动等。此前发布的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中,也把网络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都在尝试通过网络拓展审判公开,切实维护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进一步保障司法公正。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利用互联网推进司法透明,也需要在东西部平衡等方面加大力度。

  全过程

  网上公开

  3月3日下午,家住江苏省南通市的原告顾某,通过互联网收到了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发来的案件受理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几天前,顾某决定起诉上海某公司侵犯其著作权,他和代理律师通过上海二中院网站的“网上立案”栏目上传了相关文书和材料。整个立案过程,通过互联网轻松完成。

  4月16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的公开审判制度研讨会上,浙江省高级法院办公室主任许雁介绍了该院的“远程提讯”。不少地方的法院离看守所距离较远。以杭州中级法院为例,早上8点开庭,法警6点半前就要赶到看守所提讯当事人。加上市区交通拥挤,还有安全因素,很不方便。通过建立网络视频点,就可以在公开开庭时进行远程提讯。

  远程提讯,是该院近年来拓展电子审务、拓宽审判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远程提讯、远程庭审和远程质证等,他们还选择典型案件尝试网上视频直播庭审。目前,该院正在开发互联网上查询审判、执行案件进展情况和开庭公告等软件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促使审判、执行的全过程公开,能够公开的一律公开。

  3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面向社会开通了“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目前通过该平台可查询617万个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涵盖了全国法院(不包括军事法院)2007年1月1日以来新收及此前未结的执行案件。

  “互联网扩大了法院公开审判的方式,维护了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同时也节约了诉讼成本。目前,很多法院都实现了从立案到庭审再到执行的全过程公开。”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张根大介绍。

  畅通网络

  民意渠道

  在河南法院网的“网评法院”栏目,一位署名“张杰”的网友给省高级法院留言,评点法院“五个严禁”的规定,并希望院长张立勇和网友交流,留言时间为2月19日。很快,“网评法院”栏目组回复:张立勇院长于3月5日下午与网友对话,并通过中国法院网直播。

  “‘网评法院’栏目,是我们推行裁判文书全部公开上网后专设的反馈机制。”该院审委会专职委员、院长助理王韶华介绍,网民提出的具体意见和疑问,经研究认为有必要回复的,将于网民发帖后3天内回复;网民是当事人的,由原承办合议庭通知其当面判后答疑。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规定,要改进和完善网络民意沟通机制。完善通过网络及其他各种途径受理群众举报的工作制度,有条件的法院可开设专门的电子信箱,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

  “网络舆情收集的工作,我们已经开始在做了。”许雁说,不但收集新闻媒体对法院工作的报道,也关注网上出现的一些民意诉求,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定期回应这些热点。

  “实现民意转化的制度化,是《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的另一个亮点。”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各级法院要及时汇总、筛选、分类、分析,把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工作整改的内容。意见和建议涉及立法修改事项的,向国家权力机关提出;涉及政策制定事项的,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涉及制定或修改司法解释事项的,逐级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

  互联网

  不是全部

  河北省保定市中级法院去年在河北法院网上开通了保定法院网站,利用互联网的快捷与互动,实现了审判资源的互连互通,推进了审判的公开化。但是,该院负责人坦言,受限于法院的基础建设和物质装备,一些基层法院在有效利用互联网方面还有不少困难。

  “我国东西部差距较大,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要求法院通过互联网推动审判公开目前仍有难度。”张根大说,“互联网只是扩大审判公开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全部。”

  河北省高级法院副院长郭羊城认为,在当前我国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审判公开的载体要求多样化。有的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公开;有的希望面见法官,陈述理由;有的希望通过网络实现庭审功能。在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法院办公经费紧张、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推进审判公开需要因地制宜,不一定非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

  将依法可以公开的裁判文书上网,也对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有些法院的法官一年要审理300多件甚至更多的案子,在这种条件下,将每份裁判文书都制作成精品是不可能的。”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法院副院长李加胜说,“这意味着每个法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

  最高法院司改办法官郝银忠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法院网络平台建设,不仅仅是物质投入的问题,也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公开和透明是法院改革的趋势。

  “审判公开和司法透明,需要网上网下共同发力,持续推进”,张根大这样总结。(记者 白 龙)

  链 接

  “提高司法的透明度,大力推动司法民主化进程。”

  “研究建立裁判文书网上发布制度和执行案件信息的网上查询制度。”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