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被救伤员代表看望邱光华英雄机组家属侧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映秀被救伤员代表看望邱光华英雄机组家属侧记
2009年05月06日 17: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6日,6位来自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的被救伤员代表,怀着劫后重生的感激之情,走进有“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称号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营区,看望“恩人”某陆航团官兵和邱光华机组亲属。图为被救伤员代表向陆航团赠送了“危难之际展羽翼 空中通道铸忠魂”的锦旗,以表达对某陆航团官兵和失事机组家属的无限感激之情。 中新社发 肖龙联 摄


 

    5月6日上午,6位来自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的被救伤员代表,怀着劫后重生的感激之情,走进有“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称号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营区,看望“恩人”某陆航团官兵和邱光华机组亲属。图为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副驾驶李月烈士的母亲(右)与被救伤员董家燕紧紧相拥,泣不成声。 中新社发 肖龙联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成都五月六日电 题:劫后重生恩人变亲人 悲喜相逢泪满襟

  --映秀被救伤员代表看望邱光华英雄机组家属侧记

  作者 杨杰 王萌

  他们素未谋面,却有共同的回忆;他们不是亲人,却心灵相通;劫后重生,他们相互惦念;灾后相逢,一见面就紧紧相拥,泪水止不住地滑落......

  这是六日上午发生在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感人至深的一幕。六位来自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的被救伤员代表,带上自家的腊肉和鸡蛋,走进“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看望“恩人”。

  屋外,五月成都的天空略显阴沉,没有一丝云,纷扬着几许雨丝。屋内,邱光华英雄机组家属和地震伤员代表手拉手,共诉震后经历。

  年过半百的李兆实、肖天春是邱光华机组烈士李月的双亲。李月是二老膝下最疼爱的独生子,其生命却定格在了去年五月三十一日。由于灾区山高谷深,低云大雾,遭到强气流袭击,五位勇士再也没能回来,他们矫健的身影永远留在了祖国的蓝天。

  “一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想念我的儿子,他是我生命的全部,我最亲的亲人。但是他同时是一名军人,如果在大灾大难中不挺身而出,他就不算是一名真正的军人。”肖天春紧紧拉住记者的手,泪珠大颗大颗地划过脸颊。

  三十四岁的董家燕在映秀镇政府移民办工作。地震中,董家燕胸椎十二椎暴力性骨折,失子之痛让这位母亲痛上加痛。去年五月十五日,在废墟中经历了三天的惊恐等待后,董家燕被解放军官兵救出,并于当日乘坐陆航团直升机赴成都治伤。当她被转运到厦门某医院接受手术时,电视里传出了邱光华机组失事的消息,这位母亲再次痛哭失声。如今,她身上的伤已基本愈合,但心灵的创伤却始终无法愈合。

  今天看到烈士李月的父母,董家燕决定认他们为干爹、干妈。“没有烈士机组,我早就已经瘫痪了。”董家燕说:“烈士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们,现在认了亲,我可以在他们晚年尽点孝心。”

  和董家燕一样,张志强、李术琴、张华芬、宋晓梅以及邹红梅,都是某陆航团去年所救一千一百二十六名伤员中的一员。面对“恩人”、亲人,他们泪不能禁,感谢连连,场面温馨感人。

  映秀镇人民医院张华芬医生含泪说着:“多亏你们及时打通了生命通道,让我们伤员及时得到救治,真的很感激。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真心感谢你们给了我重生的机会!”在地震中右手截肢的映秀镇幼儿园老师宋晓梅哽咽着说,去年被转运到广州住院时,听到邱光华机组遇难,心情十分沉重、伤心。说着,这位坚强的女性带泪向“亲人”三鞠躬,祝愿他们“明天过得更好!”

  四十三岁的中滩堡村民李术琴,对官兵们的感激,更是无法言表。李术琴告诉记者,她家六口人,她和母亲、儿子三人,都是被直升机救离映秀后才住进医院,并最终脱离危险。地震中,李术琴被倒塌的房屋砸中,盆骨骨折,两个多小时后她被人从废墟中救起,抬到当地一个电站的坝子里躲难。直到五月十九日,她终于等到了飞机,逃出生天。顿时,充满感激的情愫,开始在李术琴心中滋长。李术琴告诉记者,去年十月她家开了一间“团圆饭店”,希望大家都有一颗圆满的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烈士陈林的爱妻曾婧对这些被救伤员说:“你们要好好珍惜自己,这样才不枉他们救了你们,也不枉他们逝去的生命。”

  十一岁的映秀小学四年级学生邹红梅在地震中失去了右手几根手指。来到陆航团,这位可爱的孩子为邱光华机组亲属和官兵们吹奏了一首葫芦丝《我和你》,当婉转动听的乐曲响起时,四周一片低低的啜泣声。

  在抗震救灾中,陆航团官兵与灾区人民建立了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震后,官兵们还经常到映秀等灾区,为被救伤员家庭送去大米和食用油、收音机等物品,这让被救伤员感到“亲如一家”。

  在陆航团停机坪,六位伤员代表今生第二次登上了直升机,在机舱里坐坐、摸摸,相比去年登机时凄惶中那种幸运的感觉,如今别是一番滋味。“看到这些直升机,我就有一种亲人的感觉。”质朴的张志强回忆说,我当时浑身无力,是靠在别人的身上。那时好多人都在等着想上飞机,就听见飞行员在喊:“再多上两个!再多上两个!”

  “他们是想多救几个人啊!”张志强感慨地说。当时映秀停放飞机接运伤员的空地,如今已作为“五·一二”空中生命通道遗址,经常有人去参观。 (完)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