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将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李克强任组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国务院将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李克强任组长
2009年05月06日 1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6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下发《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通知还公布了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任组长。

  通知内容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设计、精心组织、依法实施、确保质量,全面、准确地提供基本国情国力数据,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

  主要目的。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内容和时间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三、组织和实施

  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此项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统计局,具体负责人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对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做好本地区普查工作。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四、经费保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五、工作要求

  坚持依法普查。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人口普查的有关规定。人口普查取得的数据,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部门和单位对各级行政管理工作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加强宣传工作。切实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如实申报普查项目,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附件: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国务院      

  二○○九年五月四日

  附件: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李克强 国务院副总理

  副组长:尤 权 国务院副秘书长

  马建堂 统计局局长

  张新枫 公安部副部长

  江 帆 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成 员:翟卫华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李金章 外交部副部长

  朱之鑫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袁贵仁 教育部副部长

  杨健强 国家民委副主任

  郝明金 监察部副部长

  姜 力 民政部副部长

  陈训秋 司法部副部长

  李 勇 财政部副部长

  孙宝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鹿心社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齐 骥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陈晓华 农业部副部长

  尹 力 卫生部副部长

  钟攸平 工商总局副局长

  胡占凡 广电总局副局长

  张为民 统计局副局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周 波 港澳办副主任

  宋大涵 法制办副主任

  江小涓 国研室副主任

  郑立中 台办副主任

  钟志明 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

  何映华 武警部队副司令员

【编辑:宋方灿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