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与平武:宁静·喧嚣·希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川与平武:宁静·喧嚣·希望
2009年05月09日 1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绵阳五月九日电 题:北川与平武:宁静·喧嚣·希望

  中新社记者 肖青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周年前夕,中新社记者计划从擂禹路进入极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关内,采访唐家山堰塞湖、关内十二个乡镇重建和数万民众生活状况。然而,因雨、因事,记者只好改变行程,于是有了北川、平武纪行。

  穿越宁静老县城

  五月七日清晨,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记者从擂鼓镇板房区顺着苏宝河拐上擂禹路。前行不到十分钟,有警察拦车:前面因交通事故暂时禁行。

  还有一条近道能上唐家山:数日前刚刚打通的一条工程便道,顺着老县城王家岩山边直通唐家山堰塞湖坝顶。经过特许,我们驱车驶入北川老县城。雨雾中,沉睡了近一年的县城里,七零八落的建筑废墟无声矗立着。

  震后第一次登上王家岩。去年就是这座山体大滑坡,摧毁了北川医院、法院、幼儿园等,瞬间吞噬数千人。如今,滑坡体上已芳草萋萋。那条工程便道无防护栏、无植被,一边是被连日阴雨浸泡过的巨大滑坡体,一边是高达百米的悬崖,崖下便是从唐家山堰塞湖奔流而下的湔江。

  再次节外生枝:前面的路突然消失了,横亘前方的是一堆乱石。无法继续前行,记者调头回到老县城。

  临近周年,已有三三两两民众入城祭奠。

  记者看到,有关部门在三道拐、县委大门、北川茶叶公司等处搭砌专门用来烧香、点蜡的水泥台,在靠近茅坝中学的禹龙干道上搭建了白色的牌坊,黑纱绕门、黄菊镶嵌,一片肃穆。

  几辆运送黄菊、松柏的卡车停在路边。一位正在忙碌的任家坪村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冒雨工作好几天了。周年之际,会用五万一千二百朵黄菊在遇难者集体掩埋处铺成“5·12”字样,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震后一年,北川老县城比往日更宁静。

  陈家坝繁闹喧嚣

  穿过老县城,记者前往邓家、陈家坝。

  陈家坝是有着十八个村的大乡镇,地震中四分之三的村子出现了山体滑坡,三百余人遇难,二千一百余人受伤,是北川县城外受灾最重的乡镇。如今,陈家坝板房区除了医院和学校外,已经无人居住,据称民众都已经回到原址重建新房。

  沿着那条唯一的公路穿过陈家坝,用各种木板搭成的简陋商铺沿路林立:日用品、理发店、小饭馆,应有尽有。

  村民张道贵正在摊位上吃午饭。他告诉记者,地震后,原本在城里打工的他在路边开了个杂货铺,生意还不错,好的时候一天能挣百八十块钱,两口子干脆就住在铺里。家里的住房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就开了间旅馆,打工人员来住收十元一晚,老板或记者就会多收点。他说,地震后到陈家坝的记者太多了,几乎天天有人在他那儿住。

  记者估算了一下,老张现在的收入跟地震前打工时相比,竟不相上下。

  看着人来车往的临时街道和杂乱却繁闹的商店,令人感到:生活着,忙碌着,就有希望。

  南坝孕育新希望

  位于九环线上的南坝镇是平武县受灾最重的乡镇,百分之七十的房屋损毁,因通往平武县城的大桥断裂,一度成为“孤岛”。一年后的今天,南坝镇显得很忙乱:旧的危房基本被拆除,街道上到处堆砌着重建所需的沙石、水泥、木料,有的新房已经开工,不少民众暂时还住在板房里。板房区的菜市场里人声鼎沸,新大桥的桥桩已经矗立起来。

  三十三年前也曾遭受地震重创的河北省唐山市对口援建南坝。据介绍,从去年底以来,唐山对口支援南坝镇的项目相继开工。目前,南坝中学工程进展顺利,图书馆、办公综合楼主体工程已竣工,一号教学楼已经封顶,工人们正在安装窗户、屋顶隔热层。南坝中学李校长告诉记者,教学楼是他们看着修起来的,非常结实,今年九月,孩子们就可以在新教学楼里上课了。

  在南坝中学外,有一个可以望见整个南坝镇的平台,好些村民在那里聊天。张大姐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来到这里,遥望南坝这一年的变化,看着满目疮痍的街道变得平整,一个个崭新的板房区搭建起来,一幢幢新房建起来,让人很激动。(完)

【编辑:蓝玉贵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