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利字当头令公交“六亲不认”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羊城晚报:利字当头令公交“六亲不认”
2009年05月11日 14:38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是公德。与此截然相反,在浙江金山公交总站与英华学院之间开行的“万福专线”公交小巴,门口却贴着“谢绝孕妇、病弱者以及65岁以上老人乘坐”的“友情提示”。(5月10日《东南快报》)

  这是公然与弱势对立的“友情提示”,运用法规、发动舆论,估计很快能让其撤下、纠正乃至道歉。可是,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回归公交属性,善待孕妇、病弱者以及65岁以上老人,这恐怕很难———这条专线只是把内心所想的直说了出来,很多公交线路和司乘人员以只做不说的方式“谢绝老弱病残孕”,对这类“软刀子宰弱”,公众又能奈其何呢?

  读者可能会说,服务市民、关爱弱势不是公交部门的职责么,怎么变得如此利字当头、势利无比?是啊,问题就出在这儿!当下的公交越来越缺乏公共属性、公益性质,根本原因是运作机制市场化了:地方政府为了“甩包袱”,将公共交通推向市场化运作,努力少贴钱、不花钱。上行下效,层层级级将线路、车辆、人员等资源以招投标方式发包,落实到具体的司乘人员头上,公交也就是纯粹的挣钱活儿,谈不上什么服务市民、关爱弱势了。在切身利益面前,莫说你老弱病残孕,就是亲朋他们也可能“六亲不认”。

  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商业化、市场化动作,是产生“不公”、“损公”现象的根源。兴起一股幼儿园出卖风,让幼儿园学费贵过大学的同时,各类事故频频发生;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立马大学学费贵起来,校外的大棚餐馆火起来;自来水供应对外承包,不但供水服务降水平,而且水的质量也堪忧……

  要让公交、公厕、公园、公校等公共事业单位承担起服务市民的职能,基本前提就是要让它真正姓“公”,而不是当下“挂羊头卖狗肉”的玩意儿。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要真心为民、舍得投入,离开了政府为民取向,一味将公共事业当“包袱”甩,那么欺老凌弱、侵犯民权甚至公共事故将永无止境。(小石潭)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