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家解读汶川地震灾区纪念性建筑设计思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建筑学家解读汶川地震灾区纪念性建筑设计思路
2009年05月11日 14:46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针对如何在重建过程中纪念这场灾难和救灾壮举,记者近日专访了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

  何镜堂院士是中国建筑学界的设计大师,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著名建筑的设计者。在此次援建灾区的过程中,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在重建灾区的设计和规划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汶川地震纪念广场、汶川博物馆、映秀地震纪念馆等重要纪念性建筑物的设计工作。

  何镜堂说,灾区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不仅要再现灾难的历史,还必须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思想的共鸣,使思想得到升华,最终看到未来的希望和前途。

  何镜堂认为,任何纪念性场所的设计都必须明确主题,营造精神氛围。比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体现战争、屠杀、抗争到和平的境界,同时设置冥思厅,让人反思只有国家强盛才不会被欺负。

  “汶川地震不是战争,而是自然灾害。首先通过记忆大地震的场景,然后再提供让人们反思、思索、提升的空间,比如在汶川钟楼地震遗址广场设置静思园,让人们思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钟楼遗址边上还有一个居高临下的希望广场,面朝未来的汶川新县城,让人们看到新盖的房子、新的希望。纪念天灾和人祸,都是从再现、反思到升华的阶段,但两者方向不同、目标不同。”何镜堂说。

  何镜堂主张,灾区建筑的设计必须同时体现其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地域性指的是当地的环境、气候、地形地貌和地域文化等,文化性指建筑要激发人们的想象、提高人的精神品位,时代性则是考虑建筑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氛围。

  “就汶川而言,这里是山区,拥有高山、河道和沙沟,所以我主张博物馆、纪念馆的设计要跟大地结合,跟这个地区的气候环境结合。同时还要体现当地独特的羌族文化,把羌族的文化、好的传统和好的精神融入新的建筑里面去。”何镜堂说。

  何镜堂还希望灾区人民能尽快摆脱地震的阴影,所以灾区的纪念体系不能沉迷于记忆。

  “我们的建筑,不管是规划也好,设计也好,都应该提供比较好的环境,提供人文气氛比较浓的一种享受,让人们摆脱震灾阴影的影响,逐步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中来。”何镜堂说。(记者詹奕嘉)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