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飙车案:70码成民意红灯 "天堂"遭遇信任危机(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杭州飙车案:70码成民意红灯 "天堂"遭遇信任危机(2)
2009年05月22日 1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车祸发生后,杭州的电视台和4家都市报都接到了市民的爆料。

  因为爆料者表述的不同,几家报社收到的信息关键词分别是:“车祸,1人被撞死”“一辆小车撞倒一人”“有人飙车,撞死了人”和“几辆改装跑车,飙车,撞死一个青年。”

  最终,只有《都市快报》一家派出记者采访。这是浙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以贴近市民的报道风格著称,但该报也被一些业内人士评价为报道琐碎、鸡毛蒜皮甚至“小题大做”。

  次日,这家报纸推出3个整版的独家报道,并在头版头条做了导读,标题很长,这延续了该报一贯的叙事风格,主题是“文二西路飙车夺命”,副题2条分三行排列,分别是“只在乎自己的快感,不在意他人的性命”和“一帮富家子弟驾驶豪华跑车把城市道路当F1赛道昨夜终酿惨祸”。一张压题照片占了大半个头版,胡斌坐在警车里,手遮住脸,眼睛斜着从指缝里往外看。

  事后,谭卓的同事和浙大BBS上的网友以及普通市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都对照片上胡斌的样子很反感,“瞧着就是一副浪荡样子”。

  该报的正文中,援引了一位自称是目击者的说法,谭卓被撞飞, 5米高,20米远。

  而这个“高度”,在后来电视台的采访中,被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女子转述为“两层楼高”。后来在网上,甚至有人猜测是几十米高。

  准确还原现场的确很难,而在普通市民的眼中,这个高度,却是反映车速的重要指针,一位网友甚至说,这个高度“与胡斌肇事时的恶劣程度成正比”。

  在他们看来,5米高20米远,人还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太惨了,这车速得多快啊。

  人们最先联想到的是两个年轻人的身份。从报纸上看,谭卓是贫寒家境奋斗出来的浙大毕业生,IT白领。胡斌是“富家子弟”,飙车少年,年少轻狂。

  在身份上,人们解读到了更多的余味。

  谭卓老家是湖南长沙市下属的宁乡县。父母下岗,靠打临工维持他学业,他也争气,一直是宁乡一中的尖子生。大学期间,谭卓任02级03班班长,他们班的QQ群叫,“相亲相爱的一家”。大三时,谭卓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都市快报》5月8日第4版上,有张半个版的照片:8个年轻人站在一辆白色轿车前,抽着烟,面带笑容,很轻松的样子。图片说明是“肇事司机的朋友事后赶到现场”。

  照片上方,是一个黑粗字体的通栏大标题“一帮富家子弟驾驶豪华跑车把城市道路当F1赛道”。

  事后《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发现,很多人正是被这些青年人无所谓的样子激怒了,“撞了人,还有说有笑?”还有一些人则直接以为,这8个人中,就有事发时和胡斌一起飙车的人。

  当地著名电台节目主持万峰,在随后的《新闻楼外楼》中开骂,“你看看,小青年的同伙,什么姿势?无所谓!勾肩搭背!搂着女朋友!还调笑!互相还调笑!畜生一般!我们谴责这帮小混蛋!绝对要严惩,法律要严惩,决不手软!这几个年轻人,这几副臭德行,有钱他有教养吗?他有教养吗?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这是典型的!”

  万峰早期主持一档午夜谈性节目,以“在节目中骂人”而闻名当地。

  提起这个性格火爆的主持人,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会翘起大拇指,“好人,骂得痛快,为老百姓说话。”

  那张引爆民愤的照片,画面中间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翁振华,外号“宝宝”;一个叫江营,外号“5203”。很快,他们被愤怒的网民“人肉搜索”了。网民们传言,翁振华是某位市领导的儿子。

  他们的手机被打爆,公司被莫名的人物骚扰,无奈之下,江营暂停了自己的生意。

  翁振华事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那晚他并没有和胡斌飙车,照片上的场景,是他们在事故发生3个小时之后,在等朋友去喝茶,他家恰好在事发现场旁边的小区里。“我爸爸也不是什么市委宣传部长,都是误传。”

  4在谭卓的朋友里,第一个得知他出事的,是张潇。

  张潇是谭卓的大学同学,毕业后两人合租一套公寓,已经3年了。

  5月7日那晚8点30分左右,张潇回家经过文二西路,看到车祸,就随手给谭卓发了一条短信——“大车祸”。

  当时谭卓已经被送到医院,所以张潇不知道,他看到的“大车祸”的主角,就是谭卓。

  谭卓的手机摔碎了,护士将其SIM卡装在自己的手机里,看到张的短信,于是打电话给他。

  张潇跟《中国新闻周刊》描述,他赶到医院时,看到谭卓一脸的血,躺在急诊室的病床上,医生告诉他,人已经没气了。

  在博客个人资料里,谭卓用一双沙滩上的脚印作为自己的头像,下面跟着一个网名——“desperado”(亡命之徒)。

  在收拾谭卓的遗物时,朱潜等同事发现了一张便签纸,那是谭卓事发当天随手的涂鸦,字迹相叠,重复写着“如果还有明天、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如果没有明天、要怎么说再见”。如今,这几句不经意的歌词仿佛成了生死的魔咒。

  在同事眼里,谭卓是个活泼开朗且充满幽默感的人。他的冷幽默,让人记忆深刻,“他淡淡地说,不笑,我们都笑趴下了。”

  “人缘超好。”这是很多同事对谭卓的评价。

  5月7日那天晚上,很多人跟谭卓的女友打电话说出事了,他女朋友都不相信,以为他们是骗子团伙。

  直到后来与谭卓合租的张潇打过去,他女朋友才终于信了。

  谭的女友网名叫“siyu”,混迹浙大BBS美食天地的网友几乎都知道。一直以来,谭卓在这里也很活跃,他的网名是“mimiaisiyu”,顾名思义,“mimi”爱“siyu”。“mimi”是女友对谭卓的昵称。

  浙大BBS论坛的技术站务叶睿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谭卓经常在论坛里发布美食方面的帖子,“质量很高,深受网友的喜欢”。

  当谭卓出事的消息传来,BBS里哀声一片,大家开始发帖悼念他,还有人开始不断搜集各路消息,对飙车的愤怒,对“富家子弟”“无所谓状”的愤怒等等,开始在论坛里蔓延。

  谭卓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朋友们都精通互联网技术和传播习惯。谭卓出事后,许多人的QQ签名改成“谭卓一路走好”或者类似的纪念话语,他们在QQ群,浙大的飘渺水云间BBS,开心网、校内网上频频发文悼念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愤怒。

  愤怒之外,还有一份感同身受的异乡人的悲凉:“黄静走了,我们沉默,因为我们没有交有权势的男友。三鹿孩子走了,我们沉默,因为我们还没有儿女。瓮安女孩走了,我们沉默,因为我们没有和人结仇。躲猫猫青年走了,我们沉默,因为我们没有进拘留所。谭卓走了,我们无法沉默!因为我们每天必须行走在和谐社会的斑马线上!今天的谭卓,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你我!?”

  一位谭卓的同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浙大BBS此次关于谭卓车祸的谈论规模和热度,很罕见,上一次是汶川地震时。

  浙江大学学生在写给杭州市长的公开信中说:“这样的事件在杭州不是第一起,当晚被撞的行人不是谭卓,也许会是张卓、李卓……是你,是我。我们的城市不再安全,我们每次过马路打酱油也许都有生命之忧。这样的杭州,真的适宜我们居住吗?还是只适宜那些有跑车的华族们嬉戏?”

  浙江大学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几所大学之一,也是中国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大学之一,原来与谭卓同宿舍的刘臻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浙大人对学校的心理认知度很高,对外界侵犯浙大或者某一个体的行为,都会很强烈的心理应激。

  1938年,时任校长定“求是”为浙大校训,如今很多浙大学生都追求着校徽上那只“求是鹰”的喻示——刚健搏击的个性。

  曾经有一次,因为某个韩国学生的不当言行,浙大部分学生在校内游行抗议,“差一点就出了校门”,还有一次因为两个博士被校门口的汽车撞死,学生们也集会抗议。

  “好人缘”“热心网友”,这些标签让谭卓身后留下很多悲伤的面孔。

  5月8日晚,8点08分,这些悲伤的面孔,聚集到谭卓出事的地方,点上蜡烛,摆上白菊,悼念。

  “我们没有目的,只是去悼念,不让他走得孤孤单单,一个人客死他乡那种感觉,大家都想去送他一下,让他感觉到一点温暖,同时我们抱着给政府施加压力的态度。”谭卓的同事朱潜说。

  “可能有上万人。”叶睿智说,学生们从论坛里得知谭卓的同事去现场悼念,纷纷自发加入,而消息又很快传到“19楼”,这是杭州本地最大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市民论坛,是“真实、丰富和温暖的网上城市”,杭州市民在上面“分享生活,温暖你我”。

  此前,大家都发帖说,“不要喊口号”“不要拉横幅”“带上蜡烛和白菊”“要有秩序”。

  现场,附近居民,大学生,IT白领,闻讯而来的路人,不同的人群带着不同的情感,在那一刻交错。

  “不是游行,只是悼念。”朱潜说。

  5但是,5月8日这天晚上的事态,还是让官方感到紧张。

  5月9日,周六,车祸第3天。关注事态发展的市民发现,杭州4家都市报上已经不见半点关于车祸的报道。

  有人想起事发时,胡斌的母亲在现场打了40分钟电话,没人知道电话内容,但此时网络上开始将40分钟电话与媒体集体失声联系起来。

  19楼和各大论坛贴吧里,愤怒在蔓延,“有钱人就是牛×,能摆平一切。”“社会公平被一帮垃圾毁了?”粗口不断,甚至有人打电话到报社,责骂。

  5月10日,4家都市报恢复报道,稿件中,大量“前天”的字眼,让市民进一步“确信”此前对于媒体的猜测。

  愤怒继续蔓延。

  10日的报纸上,人们看到了警方在“前天”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根据当事人胡斌及相关证人陈述,案发时肇事车辆速度为70公里/小时左右,而肇事发生地路段限速50公里/小时。”

  这样的表述当时就遭到广泛的质疑,“好个只有60至70公里!既肯定了超速,又对超速定了性!按规定,超速50%以内性质绝对是不一样的。”

  新闻发布现场有点混乱,有记者、有市民、有肇事者胡斌的同学和同事,此后的质疑迅速在网上蔓延。

  激动的人们开始认为这是警方在包庇胡斌,这背后肯定有权钱交易。网友们认为的另一个证据是,7日当晚事发后,胡斌的QQ空间更新为“一片空白,闯大祸了”,“为什么还能回家呢?”

  事后,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长赵野松说,这是警方的新闻发言人表述不够严谨,而胡斌当晚之所以能回家,是因为当时没有采取刑拘手段。

  也有律师分析,警方并无不妥,也无违法。不是所有的交通肇事都是刑事犯罪。

  5月16日,车祸后第9天,警方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此前“70码”的表述道歉。

  期间,杭州市的交管部门从吉林、上海、浙江等地聘请了多名机械专家,组成鉴定小组。最后给出的肇事速度是84.1~101.2公里/小时。

  但这个结果,却没有及时地传达给民众。

  “70码”迅速成为热词,流传网络,不断演变。70码域名网站,“欺实马”T恤等等陆续出现。在这些略带戏谑的词语中,人们的愤怒如同水纹,一圈圈不断泛化。

  还有一些人则将自己的网络签名改为“珍爱生命,远离杭州”,呼吁抵制杭州旅游,并得到了众多响应。

  有人又提起胡斌在2008年的几次违规驾驶,加重了对警方能否公平公正办案的担忧,“依照相关法规,在城市道路超速20%,罚款200元并记3分;超速50%,罚款1000元并记6分,同时吊销驾照。既然肇事车前后已有两次超速的前科,为何还能照常驾驶?先前两次超速,交警部门是如何处理的?”

  担忧和随之而来的愤怒,很快传遍了网络,与此前的愤怒融合。

  5月14日,头七,这天晚上,谭卓出事的地方再次聚集了几千人。与5月8日晚一样,他们只在“悼念”。

  大家点起蜡烛,沿路摆放白菊,一些情绪激动的人,放声大哭,更多的人,则是默默地站着,望着烛光。

  第二天,警方公布了胡斌等3辆车经过16个路口直到事发地的监控视频,并没有明确显示三辆车是在飙车,警方的表述是,肇事者胡斌在交通事故中,有超速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且在驶经人行横道时未对行人采取停车或减速让行的措施,已涉嫌交通肇事罪。

  至《中国新闻周刊》5月18日截稿,最新的消息是,胡斌被依法逮捕。谭家人对警方的速度认定没有异议,但两家人有关赔偿问责的谈判还在进行。

  胡斌的父亲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越说越乱,没有头绪。尽管如此,双方见面时,都还冷静,特别是谭卓的父母,理智和善良被警方称赞为“高尚”。但在更多的杭州市民和网友眼中,双方被视为道德对抗的两端。

  此时,当地媒体基本熄火,而网络上愤怒和质疑远未消弭,倒是有了很多更为理性的声音。在网络上,一些时事QQ群里,还不停有人开骂,“胡×,罪该万死。”但得到的响应越来越少,很多人开始一遍遍去分析和辩论,胡斌最后会被定什么罪,交通肇事罪?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此前被“人肉”的江营的QQ签名改成:“被人肉出来的弟兄们,与谭卓父母比起来,我们的感受又算得了什么?” ★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