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查看孩子短信不宜绝对禁止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评论:查看孩子短信不宜绝对禁止
2009年06月01日 11:11 来源:检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禁止家长查看孩子短信等内容引起了不少争议(据5月31日《成都商报》)。

  据媒体报道,引起公众争议的草案内容是这样规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及其他个人信息,未经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查看、隐匿、毁弃、公开。显然,人们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后一个禁止性规定上,特别是草案规定的“未经同意不得查看未成年人信件、手机短信、网上聊天记录等个人信息”条款,让家长最不能接受。

  笔者看到这一条款的第一感觉是,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似乎过于绝对化了。查阅其上位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后,笔者的这一判断得到了验证。《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显然,湖北地方法规的相关规定,已经超出了上位法的禁止范围,进一步限制了监护人的权利,扩大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方面走向了极端。

  从一般法律理论上分析,完全禁止家长查看孩子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也是缺乏依据和不切实际的。法律赋予监护人的职责就是“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等,而要全面履行监护职责,就需要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被监护人的相关情况,而知情权是行使监护权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通常情况下,监护人应当在充分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如果面对已经显露问题倾向、且拒绝与家长交流的孩子,难道还要家长向警方申请许可,或在警方的监督下才可以查看孩子的相关信息吗?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包括部分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他们的行为在法律上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意味着监护人履行职责时存在差别。湖北的地方立法,让监护人完全放任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放弃必要的监管,这与民法关于监护权的规定不一致。还有,立法是否需要无限制地介入亲情关系,在父母子女之间砌起一道法律的刚性玻璃墙,本身也值得探讨。总之,在笔者看来,地方立法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问题上不宜走极端。(鲁生)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