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公故里 科教基地 滨湖新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合肥:包公故里 科教基地 滨湖新城
2009年06月05日 1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邻八百里巢湖,居千里江淮之中;安徽省省会合肥——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和信息中心,合肥享有“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因东、南淝河在此交汇,故曰“合肥”;因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所在,故别称“庐州”。

  合肥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泛长三角区域西端;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合肥位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度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7度,全年无霜期230天。

  合肥市域总面积70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1万人。现辖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3大开发区。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合肥古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历为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今为沿海之腹地、内地之前沿、“泛长三角”经济区天然成员,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近102万平方公里、5亿人口,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活力最足的经济区域之一。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臻完善。东有合宁线连接南京、上海,西有合武线通往武汉、成都,未来向北经合蚌专线接京沪高铁,南向通过京福客运专线连通赣、闽。合宁、合武高铁已开通运营,合肥到南京仅需45分钟,到上海、武汉只需2个多小时,合肥由此驶入高铁时代,跃居为全国高速铁路网的中心枢纽城市。206、312国道和合宁、合徐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到南京仅需2个小时,到上海、武汉等仅需4-5个小时。合肥是交通部规划中的内河航运中心,正在建设的合肥港综合码头和通江航道疏浚工程,将使合肥通江达海。合肥骆岗机场是全国重要的国际备降机场,开通包括香港在内的30余条国内航线和直通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到上海只需40分钟,到北京、深圳、香港只要一个半小时,一座新的4E级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已开工建设。

  合肥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自2005年起,强力推进以道路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大建设”,交通升级气势如虹,至2008年底已新建改建道路192条、桥梁99座。目前,一环畅通工程快速推进,城市中环、外环高速全线贯通,金寨路高架桥快速建成,“一环七射”高速路网正式形成,全面拉开了合肥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路网新框架。

  合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合肥是一座绿色城市、生态城市,1992年成为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城市绿化覆盖率43.93%,人均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漫步合肥,山水相依,全城皆绿,空气清新,四季飞花。“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景交融格局,为全国所独有。绵延8.7公里、面积137.6公顷的敞开式环城公园,构成了环绕老城、连接新区、水陆相依的独特景致,宛如一条翡翠项链镶嵌于城市之中。

  合肥,是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公园、合肥野生动物园、徽园等旅游景点独具特色。逍遥津、大蜀山、紫蓬山、岱山湖、三河古镇等景点风光旖旎,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首个(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将容纳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全国各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还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周边半径250公里内有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天柱山、琅琊山等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一条“黄金旅游线”业已形成。

  合肥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名城。

  合肥自秦代置合肥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三国时期,魏吴交兵长达32年之久,在此留下了逍遥津、教弩台、三国新城等众多历史遗迹。1949年合肥解放,同年2月建市。1952年,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

  合肥人杰地灵,自古名人辈出。五代十国的吴王杨行密、宋代清官包拯、晚清洋务派首领李鸿章、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世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等,均出自合肥。韵味悠长的黄梅戏,弥足珍贵的馆藏文物,精美的工艺品,淳朴的乡俗,汇聚南北风情的美食,使其融皖韵徽风于一城,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合肥文化底蕴厚重,既秉承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精髓,又融入生动的时代气息和令人惊叹的现代科技魅力;既有古韵悠长的包公祠和逍遥津,又拥有院士云集的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国际知名学府――中国科技大学等;既吸纳了北方文化的粗犷与豪放,又蕴含着南方文化的秀媚与细腻。

  合肥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合肥科教优势突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现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有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59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1人,各类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358家,各类科技人员30余万人。科教人才比例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合肥科研基础雄厚,是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拥有“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点科研设施,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3个。中科院等离子所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国际计划的主要参加单位。

【编辑:魏恒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