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害到施害 流动人口子女"以暴制暴"思想蔓延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从受害到施害 流动人口子女"以暴制暴"思想蔓延 (2)
2009年06月12日 09:59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调查中我了解到,由于流动人口子女父母工作的频繁转换,造成孩子的生活环境极其不稳定,中途转、辍学的情况时有发生。流动性又造成孩子成长中安全感、归属感的缺失,这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自我成长,对于孩子健康人格和心理的形成,都是不利的因素。”郭斌说。

  赵生杰也表示,他曾经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加入帮派沉迷于一些不法行为而辍学,甚至离家出走。“对于父母工作不稳定或是关系不和睦的孩子来说,加入帮派组织似乎具有很大吸引力。”赵生杰亲眼看到,一名原本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加入校外帮派组织变得六亲不认,为了上网甚至将阻拦自己的母亲打伤。

  “就学生的管理来说,应该是靠学校、家长、政府三方努力,但实事求是地讲,现在这三者都有缺失。”赵生杰说,首先,家长是基本指望不上了,流动人口由于生存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等原因,对孩子的管理难以顾及;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该说近年来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关注提高不少,但是对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学生在成长引导方面的工作,比起公立学校来,还是做得少。

  “在劳务输出人员较多的地区,很多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都实行寄宿制,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寄宿制学校。在学校里,一两个生活教师要管理几十个学生,这些孩子基本上是在缺乏亲情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会让孩子们心灵上失去‘根’,变得冷漠而麻木。因此,他们一旦走上犯罪道路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激情犯罪、团伙犯罪,连最基本的法律意识都没有。”田坤说。

  预防第二代犯罪

  硬性有效约束从何而来

  在方原的学校采访时,记者正好遇上一场法制讲座。讲座的主讲人王兆峰律师,对各地流动人口子女犯罪问题作过长期研究。

  在讲座的现场,不少孩子向王兆峰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

  “14岁以下把人打伤了会判什么罪?”

  “要是因为家里穷抢了别人的钱是犯罪吗?”

  ……

  讲座结束后,王兆峰向记者感叹,“给孩子们讲法律是有效果的”。方原也认为,“应该定期给孩子们上法制课”。

  但流动人口子女法制教育的现状,无疑是不尽如人意的。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法制教育调研报告》的执笔人张雪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法制教育没有规范化、制度化,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具体表现为:法制副校长配备不齐,工作形式化;尚未完全实现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法制教育形式与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与学习兴趣;学生流动性强,法制教育缺少家长配合,直接影响法制教育效果。

  除了法制教育,人们希望有更加硬性、有效的约束。

  “流动人口子女犯罪,大多数是抢或偷,这些事情有时连村里的联防队都不一定有时间管。但是,这类事件,对治安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很恶劣的。”方原说。

  赵生杰在办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个办法———学校与社会联动。

  他告诉记者:“与社区管理部门实现互动之后,一方面孩子们的定期法制教育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可以经常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当他们从那些好的事情中找到乐趣时,就会自觉抵制那些坏的事情的诱惑了。”

  此外,赵生杰的学校还与执法部门以及高校之间有互动活动。“这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和引导意义也是相当大的,也能够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赵生杰说。

  当记者走出树仁学校大门时,夕阳的余晖已渐渐沉入天际,赵生杰若有所思地环视着静静的校园,情绪突然变得激动起来:“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谈不上什么崇高的理想,但是看到这些孩子因为校外因素而有意或无意地走上违法的道路,实在是超过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线。”

  编辑手记

  客观地说,流动人口子女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也不是纯粹的城市人。即使工作、生活在某个城市,他们的根仍不在这个城市,而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和他们的父辈相比,他们更加渴望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但却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排斥与歧视。

  居留方式的不稳定,归属感的迷茫,教育管理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促使他们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是选择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而是往往采取违法的手段来维护权益。

  德国著名法学家李斯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与其在他们走上犯罪道路之后大谈“挽救”,不如给他们一个平等的成长环境,也许,这样才更能显示出社会的善意。(本报记者 杜晓)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