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事故多"祸"起海图 中国官方出版机构零投诉(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航海事故多"祸"起海图 中国官方出版机构零投诉(2)
2009年06月25日 12:42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你们的方法好,我们要学习!”

  1998年10月,美国某知名地理信息系统制造商用户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的一幅海图,让该公司总裁杰克·丹里尔大为惊讶,他们公司生产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陆地自动成图功能,但用来生产海图,连他自己也是第一次听说。

  面对精美的海图,丹里尔先生将信将疑,反复追问:“这是真的吗?”时任社长陈立明告诉他:“这确实是用贵公司系统生产的海图,只不过我们对软件进行了改造!”系统软件的英文说明书重达100多公斤,要对其功能进行改造,绝非易事,丹里尔先生被中国“海图人”的创造精神所折服,破例向他们颁发了最高奖励“总裁奖”。

  创新是抢占制高点的法宝。早在20世纪80年代,“海图人”就看到数字海图时代已经来临。工程师王斌等5名青年科技人员主动请缨,组成“星火队”,开始了数字海图应用研究。

  随着几万条程序从他们指尖输入计算机,中国数字海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变成现实:1988年将计算机技术成功引入海图编制;1990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数字海图生产研制实体;1994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批数字海图。

  此后短短几年,“海图人”又相继突破了不同比例尺海图无缝拼接等6大核心技术难题,取得了4项世界独创成果和17项国内领先成果。

  数字海图是继雷达导航、卫星定位和卫星通信之后,现代航海史上的又一次革命。鼠标一点,浩瀚大海尽收眼底。舰船航行时,数字海图能按作战意图自动选择航线;航道上出现危险因素时,数字海图会发出声音警告并显示危险物图形;远程武器攻击时,数字海图能随时提供舰船与海上任何一个目标点的实际距离和位置。借助数字海图,人们可以直观监测重大海洋灾害形成和发展过程,科学预报和预防海洋灾害。

  2002年,装载全球数字海图的“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圆满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任务。中国数字海图经受了近似实战的检验。

  中国海图事业的快速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2008年12月16日,世界著名海图专家,英国海道测量局局长伊恩·蒙克里夫少将一行4人访问航海图书出版社。在社长王健的陪同下,将军一路看得十分认真,蓝眼睛不时透出赞许的目光。突然,他指着一个标示问:“这是什么?”

  “这是不同时间的流速、流向标示。”总工程师韩范畴解释道:“贵国的海图上用表格标示,而我们用圆周和箭头符号。”

  “哦!”将军恍然大悟,诚恳地说:“你们的方法好,又直观又形象,我们要学习!”

  花开千树,硕果满枝。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先后有120多项海洋测绘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其中48项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在第21届世界制图大会上,国际海道测量组织主席安格利·萨诺先生盛赞中国海图出版事业取得的成就:“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海洋测绘能力已经和世界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未来信息化海战,在海图准备过程中就已打响!”

  海图承载的海洋地理信息,是现代信息化海战的基础。

  一场大规模海上实兵演练前夕,一道紧急命令下达到出版社:立即制作《×××实兵演练专题海图》,为潜艇开辟“水下战场”提供依据。

  闻令而动,业务处长肖京国组织人员以最快速度收集了预定海域海底水深、水质、地貌等相关数据,以最快速度完成演习专题海图编制任务。依托这幅海图,我潜艇巧妙躲过“敌”方舰艇、飞机封锁,水下设伏,出奇制胜。

  没有海图,战舰就无法出航;没有海图的海域,就是舰艇的禁航区。一切海上军事行动,小到单艇出航,大到发射水下运载火箭、编队环球航行、远赴亚丁湾护航、多国舰艇海上检阅等,都必须先进行海图准备。“海图人”为历次海上军事行动准备的海图,是海军走向远海大洋的“通行证”,是开启未来海战胜利之门的“金钥匙”。

  重力图、磁力图等海图鲜为人知,却关系重大。海洋重力场的微小差异,直接影响远程武器的命中精度。外军试验表明:1毫伽的重力误差,足以导致弹道导弹偏离目标1公里。“海图人”绘制的重力海图,曾保障我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准确地飞向预定目标。

  “现代战争,并非在子弹、炮弹射出时才打响!”一位深谙海战之道的将军说:“从战争准备的层面来说,信息化海战在海图准备过程中就已经打响!”

  直面新军事变革转型的风浪,今天的“海图人”,目光投向每一处云谲波诡的洋面。(郑宁宁 周振国 蔡年迟)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