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家概况(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俄罗斯国家概况(3)
2009年07月01日 18:19 来源:外交部网站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人民生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基本沿袭过去的社会福利制度。叶利钦时期,俄罗斯1.44亿人口中约有1.03亿人享受各种免费医疗、教育、交通、物业管理等优惠政策。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和数额庞大的福利补贴已成为俄罗斯政府的沉重负担。2004年8月底,普京总统签署《关于以补贴取代优惠福利改革法案》。根据该法案,自2005年1月1日起,3200万老龄和弱势人口享受的免费公共交通、医疗和疗养等福利待遇将被取消,转而以现金形式发放补贴。基本现金补贴月均450卢布,根据受益者身份不同另有650卢布至1550卢布不等的额外现金。自2006年起,受益者可自愿选择继续接受现金补贴或 “一揽子社会福利”,其内容包括免费使用市政交通,有限免费药品及疗养等。2007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10.4%。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支持着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居民需求增长也受到消费信贷的有力支持。2007年俄罗斯月人均名义工资13527.4卢布(约554美元),较上年增长16%。月平均支出6540.7卢布,比2006年增长28.7%,全年就业人数有所增加,达到7081.3万,比2006年增加166万人。失业率为6.1%,较上年减少0.8%;登记失业率2.4%,较上年减少0.1%。俄罗斯国家杜马陆续出台多项法案,对生育第二个或更多子女的母亲给予高额补贴,目的在于鼓励生育,解决人口减少问题。

  【军事】俄罗斯军队是在前苏联军队基础上组建的。1992年3月1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关于组建俄罗斯国防部的命令,同年5月7日发布了关于组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命令。

  俄罗斯联邦总统、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俄罗斯联邦议会、俄罗斯联邦政府对保障国家安全、国防能力状况,对俄罗斯武装力量和其他军队的战斗准备程度、动员准备程度和战斗力负全责。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由管理机关、军团、兵团、部队、军事院校以及后勤部门组成。在组织编制结构上分为陆军、空军、海军3个军种和战略火箭兵、航天兵、空降兵3个独立兵种。未编入武装力量的其他军队包括边防军、内卫部队、联邦安全部所属部队、政府通信部队、联邦保卫总局、铁道兵、民防部队、国家消防局等。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领导与指挥体制是:俄罗斯联邦总统兼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对武装力量和其他军队实施全面领导,并通过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对武装力量实施作战指挥。国防部长通过国防部对联邦武装力量实施直接领导。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对武装力量进行作战指挥,对武装力量各军种的指挥通过各军种总司令部进行。

  总统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为梅德韦杰夫(2008年5月7日正式就任)。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 (2007年2月15日任现职)。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大将(2008年6月19日任现职)。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科尔马科夫上将(2007年9月任现职)。国防部副部长兼常务秘书潘科夫大将(2005年9月任现职)。国防部副部长兼装备部部长波波夫金上将(2008年7月任现职)。国防部副部长兼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伊萨科夫大将(1997年6月30日任现职)。

  2000年1月10日,俄罗斯总统批准了第2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2000年4月21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又批准了第2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2008年7月,俄罗斯联邦总统批准了新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2000年9月9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批准了《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2003年10月,俄罗斯又出台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文件。

  1993年2月11日,俄罗斯颁布《兵役义务与服役法》,规定义务兵的服役期限由苏联时期的24个月减为18个月;舰艇和海岸战斗保障部队义务兵服役由36个月减为24个月;高等学历义务兵服役期为12个月。目前,俄罗斯军队正在向合同兵役制过渡。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俄罗斯军队兵员补充将实行双轨制,即义务兵役制与合同兵役制相结合。从2008年起,应征入伍的义务兵服役期将从目前的2年缩短为1年。

  俄罗斯军队目前的总兵力为113.4万人,其中陆军37万人,空军20万人,海军17万人,战略火箭兵10万人,航天兵7万人,空降兵3.6万人,此外,还包括18.8万人的其他部队(总部机关、后勤、建筑与营房部队、核管理部队、兵役系统等)。

  历年军费开支为: 2000年(63亿美元)、2001年(78.5亿美元)、2002年(约91美元)、2003年(110亿美元)、2004年(137.16亿美元)。2005年国防预算为189.7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29%,是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2006年国防预算约为238.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2007年国防预算32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7%。

  截至2007年5月,俄罗斯境外驻军总数近5万余人。驻摩尔多瓦共和国德涅斯特河沿岸俄罗斯军队战役集团1000人;驻南高加索俄罗斯军队集群近6000人,下辖第102军事基地(驻亚美尼亚久姆利);驻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第201军事基地7000人;驻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1.3万军人和1.6万文职人员;驻吉尔吉斯斯坦坎特空军基地140人;驻叙利亚塔尔图斯海军物资技术保障站150人;驻非洲国家100人。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还派有维和部队,其中驻格鲁吉亚阿布哈兹3000人;驻格鲁吉亚南奥塞梯500人;驻摩尔多瓦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500人。俄罗斯航天兵在哈萨克斯坦萨雷沙干、塔吉克斯坦努列克、阿塞拜疆加巴拉、白俄罗斯甘采维奇驻有4个雷达站,在白俄罗斯维列伊卡驻有第43通讯站;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驻有第5航天发射场,兵力约3000人。

  【文化教育】俄罗斯教育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近年,由于俄罗斯学龄儿童数量呈下降趋势,俄罗斯普通教育机构也相应有一定的减少。2007年,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107621所,在校学生人数3576.43万,每千人(15岁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职业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

  2007年俄罗斯各级教育机构及学生数量如下:

  机构(个)    学生(万人)

  学前教育         46168       471.32

  全日制普及教育      56408       1376.6

  其中

  国立         55711      1369.47

  非国立         697       7.13

  中等职业教育       2847       251.40

  其中

  国立         2631       238.89

  非国立        216        12.52

  高等职业教育       1108       746.13

  其中

  国立         658        620.84

  非国立        450        125.29

  高等院校        1090         730.98

  其中

  国立         660        598.53

  非国立        430        117.68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在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高等教育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工程技术领域亦属世界一流。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拥有优秀传统和鲜明风格。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建于1755年。莫斯科大学目前开设27个方向57个专业,研究生培养专业达168个。本部现有29个系,15个科研所,4座博物馆、350多个教研室,1个科技园、1所植物园,图书馆藏书达900余万册。还有4所分校。本部在校生36082名学生。莫斯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及科研人员共计9108人,其中2065人获得博士学位,5228人获得副博士学位,教授约1000名,副教授和讲师约2000名,约300名俄罗斯科学院及分类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俄罗斯的18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中,有11人在莫斯科大学工作和学习过。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建于1724年,是一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有19个系,在校生近2万人,教师2000多人,其中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23人,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工作过。俄罗斯的著名高校还有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大学、莫斯科石油天然气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莫斯科矿业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海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精密技术信息大学、圣彼得堡矿业大学、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喀山大学、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等。

  【新闻出版】俄罗斯全国共有3万多种报纸杂志。其中属于全国性报刊、且发行量较大的主要有:《俄罗斯报》,俄罗斯政府机关报。1990年11月11日创刊,在俄罗斯全境及独联体国家发行,目前总发行量超过40万份。该报纸于俄罗斯报界具有权威性的一家报纸,俄罗斯国家的各种法律文件一经在该报刊载即生效。《俄罗斯报》目前在其全国设立38个记者站,同时在俄罗斯全国32个城市刊印发行。《消息报》,私营企业,社会政治类报纸,全面报道俄罗斯国内及国际重大事件,分析与评论商业、经济、体育以及文化等问题和事件。该报为前苏联报纸,1917年3月创刊。1991年8月23日注册登记,1992年11月3日重组为私有化企业,1998年4月20日重新注册登记。该报每周一至周五出版五期,逢周六、日停刊。《独立报》,为目前俄罗斯一家大型私营出版企业。主要报道国内及国际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以及俄罗斯国内文化体育生活等消息。该报纸与1990年12月21日创刊,目前发行量为4-5万份。《新闻时代报》,股份制报刊企业,公司控股71%,个人股份为29%。该报以报道社会和政治类新闻为主,同时也包括财经、商贸、文化体育消息等。2000年3月出版发行,每周除周六、周日外发行五期,周六、周日停刊,每期12个版面。目前发行量为5万1千份,主要发行地区为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上述两地占到其总发行量的93%。《生意人报》,私营企业。主要报道俄罗斯国内及国际政治、商业、财经、体育等事件。每周出版五期,周六、周日停刊。2006年全年发行量69.8万份,据统计,莫斯科市千人读者中拥有量为113.6份。《莫斯科共青团真理报》,为前苏联主要报刊之一,1925年3月13日创刊。根据俄罗斯官方专业机构最新调查显示,在俄罗斯拥有读者880.8万人。《总结》杂志,周刊。该杂志由《七天》出版社出版,创刊于1997年,是目前俄罗斯较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以社会政治性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期刊。该刊物发行范围较为广泛,除莫斯科和周边地区外,在俄罗斯国家各个地区和独联体国家都有发行。此外,还在欧洲、美国以及“汉莎”航空公司、捷克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等多家航空公司发行。除上述报刊外,在俄罗斯较有影响的刊物还有《真理报》和《公报》等。

  主要通讯社有:俄通社-塔斯社,简称俄塔社,俄罗斯政府官方通讯社,为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其前身是前苏联时期的塔斯社及1992年月1月成立的俄罗斯通讯社,1992年正式更名为俄通社-塔斯社。目前在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设有74个分社,在其他59个国家设有62个分社。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前苏联新闻社,1963年被确定为国家通讯社。国营性质,系俄罗斯目前两大主要通讯社之一,地位与俄塔社相同,是俄罗斯政府对外宣传的主要通讯社。在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设有40多个分社。国际文传电讯社,也称作文传电讯“国际信息集团”(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group),主要负责向社会提供全面政治、社会新闻和调查研究,是俄罗斯目前在现代IT领域和其他经济部门中唯一掌握金融市场情况的专业化机构。目前,该集团公司可以使用100多种语言,包括俄罗斯语、哈萨克斯坦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阿塞拜疆语,以及英语、德语等发布各类信息。该媒体所设栏目有“国际新闻”、“中国新闻”以及“中国经贸述评”等。

  主要广播电台有:《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是俄罗斯国家广播公司主力宣传机构之一。该电台为国有性质,1929年建台,1989年1月1日使用现在名称对外广播,目前可以用32种语言全时段向世界播发信息。据资料介绍,该台受众面积极广,面对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1.7亿听众和世界上3.5亿掌握俄罗斯语的人,针对与俄罗斯有联系的160多个国家和民族,服务于生活在俄罗斯的1500万外国人和3000万生活在海外的俄罗斯人。《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私营,1990年建台,全天使用俄语广播。《灯塔》广播电台,是历史悠久并较有影响的俄罗斯国家音乐电台,1964年根据前苏联政府的有关决定建立。该电台每半个小时播发5分钟的新闻内容,其他节目的设置还有音乐、直播、晨间幽默、专访、广播名片和广播电影等栏目。该电台目前拥有三套与国家政策新闻传输组织机构统一、独立的大型设备和三套广播频道。

  主要电视新闻机构有:《第一频道》电视台,国家参股企业,1995年成立,全俄罗斯综合性电视台,2002年9月由原俄罗斯公共电视台更名,系俄罗斯和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俄语电视台,在俄罗斯的覆盖率可以达到99.8%。该电视台的目的是,不仅要在俄罗斯电视领域的竞争中取胜,而且要积极拓展广阔的新闻空间。其主要的电视栏目有:新闻直播,电影节目,体育转播,电视访谈,儿童节目,文化历史节目和娱乐节目等。《俄罗斯》电视台,国有性质,1991年5月建立。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该电视台是俄罗斯目前可以覆盖全俄罗斯的两家电视台之一,在本土可以达到85%的覆盖率,在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地区还拥有5千万电视观众。目前《俄罗斯》电视台信号可以发射到西欧、中东和北非等地区,该台计划将来可以将直播节目直接发射到美国。电影节目占到该电视台总播出时间的35%,为此,该台与50多家大型的电影生产商和销售商有密切合作关系。《独立电视台》,私营性质,1993年建台,是目前俄罗斯唯一经过俄联邦政府批准的私有企业电视台。《独立电视台》除了俄罗斯本土之外,还能够覆盖到独联体国家以及西欧、中东、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地区。《中心电视台》,莫斯科市政府所属,1997年建台,节目覆盖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和部分独联体国家以及欧洲国家。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