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人连续9年参加国庆大典 曾检验领导人证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河北老人连续9年参加国庆大典 曾检验领导人证件
2009年07月22日 17:34 来源:燕赵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那些日子,让杨志新终生难忘。记者 闫志国 摄
当年的杨志新好英武。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特别提示

  他曾经连续9年参加国庆大典,其中包括开国大典,而且许多中外领导人都从他眼前经过,还必须要把自己的证件交给他检验。由泸州老酒坊冠名、全国20家媒体联合推出的“泸州老酒坊·新中国国庆记忆大型系列报道”今天为您讲述“传奇”老人杨志新的国庆记忆。泸州老酒坊“国庆记忆”官方网站(www.guoqing.cc)同步在线以飨广大网民朋友。

  □记者 珊佳 杨琨 实习生 马珍 杨帆          

  当听到有人参加过开国大典时,相信许多人跟记者一样,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那么,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曾经连续9年参加国庆大典,其中包括开国大典,而且还要检验许多中外领导人的证件时,你又作何感想呢?昨天,记者在省会见到了这位“传奇”老人——80岁的杨志新。

  全连唯一的观礼代表

  “1949年6月,经中央组织部分配,我从华北大学来到当时的中央警备团,10月份就参加了开国大典。”杨志新对60年前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到中央警备团后,杨志新在15连当起了文化教员。开国大典的前一天上午,连队指导员找到了他。听到自己将作为观礼代表参加开国大典时,杨志新喜出望外。“参军时间那么短就能参加如此重要的活动,当然特别高兴了。”那天晚上,杨志新彻夜未眠。

  10月1日早晨9时,作为全连唯一的观礼代表,杨志新与其他20余位战友整装集合。随后,部队首长告诉他们,此次参加开国大典,除了作为观礼代表外,他们还肩负着一项更重要的任务:保护领导们的安全。“我们警备团的干部和战士,都是经过训练的,擒拿格斗不在话下。”

  在金水桥东侧,杨志新和战友们见证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无法用言语形容。”说起当时的心情,杨志新依然激动不已。

  开国大典仪式结束后,杨志新又参加了晚上举行的篝火晚会,他们尽情地唱歌、跳舞,抒发着内心的畅快。

  用扫雷器检查金水桥下

  1949年以后的4年中,杨志新每年都参加国庆大典。不过,已成为专职保卫人员的杨志新,负责观礼台上领导人的安全。

  回想起前五次国庆大典,杨志新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1951年。“国庆节前几天,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把我们叫去开会。”杨志新回忆说,当时,罗瑞卿收到一封匿名信,称国庆大典当日,将让天安门广场的人海变成血海。会上,罗瑞卿要求他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保证首长和群众的安全。

  “我负责观礼台区域,这可是大典的核心区。”杨志新说,10月1日凌晨5时许,他们就开始清场。随后,开始检查大典区域内的每个角落。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还把探测器、扫雷器放入金水桥下检查。

  好在,那年的国庆大典终于平安度过。

  有了自己的军礼服

  从1954年开始,杨志新又以验证军官的身份连续参加了四年国庆大典。“验证军官的挑选非常严格。”杨志新告诉记者,首先是政治可靠,而且要仪表堂堂,有一定的警卫工作经验。

  从1955年开始,杨志新“亮相”国庆大典时的军装有所改变。按照惯例,那年的9月28日,当时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在晚上观看了夜间演习。

  演习期间,罗瑞卿认为验证军官应该与仪仗兵穿同样的军礼服。“9月29日,量身订做,9月30日就穿上了,肩章还是从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空运过来的呢。”杨志新自豪地说,新服装的颜色仍是草绿色,质地由原来的布料改为毛料,红缎子袖章上面写着金黄色的两个字——验证,下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肩章也由原来的硬体改为软体。“因为我们是28个人,大家都笑称我们是‘28宿’。”

  检验中外领导人的证件

  “金日成、胡志明、米高扬等许多领导人都从我身边经过。”杨志新说,这些领导人从中山公园出来,把“观礼代表”的红绸条和请柬交到他手上,并微笑着点头示意。敬过一个标准的军礼后,杨志新开始认真检验证件,然后把证件送到观礼代表手上。

  杨志新回忆说,1952年,自己虽然没有正式成为验证军官,但已开始履行验证的职责。当时,刘胡兰的母亲和卓娅的母亲手挽着手,从他身边经过时,动情地望了他一会儿。杨志新说:“我当时感觉特别亲切,也很感动。我想,她们肯定想起了自己的女儿。”

  正是由于在国庆大典中的出色表现,再加上日常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杨志新屡受嘉奖。

  开国大典已经过去将近60年,但时至今日,午夜梦回,杨志新总会想起那些让他终生难忘的日子。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