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从胡斌案再看“怀疑”之意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扬子晚报:从胡斌案再看“怀疑”之意义
2009年08月03日 08:21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人们的怀疑可能真的错了。

  杭州那个站在交通肇事案被告席的胡斌,被强烈怀疑是其家人找来的替身。但有报道说,胡斌已于7月31日被押至杭州某监狱服刑,还有大学老师和同学去看了他。替身说不成立,人们的怀疑错了,甚至有点不着边际。“杭州的哥”张礼礤的“现形”,似乎一步步坐实了人们的怀疑。但现在事实证明,所谓根据纯属无中生有。你拿出来的根据越多,越证明你毫无根据。已经有人批评这场“怀疑运动”,认为它是无事生非,使怀疑本身丧失了公信力。

  从社会心理观察,胡斌替身说甚器尘上时,很多人是准备看当地公权部门出一场大洋相的。胡斌交通肇事被立案,本身就是网络质疑与监督的结果。当初警方认定胡斌车速只有70码,案件极有可能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管警方那样做是偏袒车主,还是和稀泥、缺乏责任心,最后结果都是,公权的公信力又一次似乎无可避免地流失了。

  现在给胡斌验明了“正身”,证明人们的怀疑没有根据。当初网友们言之凿凿,“两人”相貌特征上的差异,怀疑被证明是错了,但这不能证明怀疑毫无道理,更不能证明怀疑毫无必要。无事生非是一回事,怀疑是另一回事。所谓怀疑,就是一种保留态度。铁的证据是没有的,如果有,就可以直接判决了。网友当初怀疑车速70码的警方结论,也没有特别铁的证据,他们能够说出来的,不过是一些猜测、推理而已。怀疑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特质,它有助于人们缜密思维,处事周详。

  杭州警方在立案过程中,一开始就给公信力的口袋上扎了个口子,在这种情况下,网上众口烁金指胡斌被替身了,官方本应高度重视,迅速展开调查,并将结论公之于众。但实际上,有关方面反应是迟钝的,辟谣是想到就说,也不在乎效果,显然缺乏一种制度化的反应机制。有一种“任尔街巷短长,我自岿然不动”的自信,但这种自信强化了公众的不信任感。

  从“怀疑精神”这一概念可知,怀疑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品质,它是被倡导的。西方的所谓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就是基于对权力与掌权者的不信任,而作出的制度安排。作出这种怀疑主义的制度安排后,他们也没有从此停止怀疑。如果世界上有什么是天然合理的,那肯定不是任何现成的结论,而只能是怀疑。我们跟他们的基本制度不一样,但无论什么制度都存在权力,无论什么权力都应该被怀疑,这一点,并无本质不同。

  有关胡斌替身的怀疑是错了,但谁也不能说,以后大家就不要再怀疑了。人类社会需要怀疑精神,但我们也要致力于建立基本的人对人的信任、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在公民与政府的信任关系上,公民不能无端怀疑,但政府更应致力于提高公信力。由于不信任是现代权力架构的一个前提,政府必须直面怀疑,必须时刻准备着自证清白。必须通过信息公开、调查与公开调查结论等方式,使政府自证清白制度化,使这种证明力内在于政府的日常运作中。(湖北 杨于泽)

【编辑:朱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