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慈善事业应鼓励“公退民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武汉晚报:慈善事业应鼓励“公退民进”
2009年08月14日 14:19 来源:武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近,“赈灾善款流入国家财政专户”与河南省荥阳市打造“慈善城市”的新闻,一下子打开了民众关注慈善的“话匣子”,这其实是营造了一个慈善事业如何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这些舆论资源能否成为慈善事业重新“洗牌”的契机呢?政府主导的慈善事业已陷入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不仅发展缓慢,而且是在善款使用上也极易出现违规违法情况,导致资金在及时性和目的性上不尽如人意,公信力也由此受到质疑。与此同时,民间的慈善力量与潜能受到机制的约束,成为“长不大的孩子”。

  “一个社会有一群能够自我管理自我运作的民间组织,这是公民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上,“公退民进”就是对公民社会的“慈善”。公民意识的增强、公民责任的自觉、公民理性的成熟,都将是公民社会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力量。政府不能有意无意地加以“束缚”。消除慈善机制性弊端,可以实现双赢。一是,政府逐步从慈善事业中 “退出”,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节省更多的行政成本,做自己“有限责任”内的事;二是,让慈善根植于民间沃土,尽快长大。

  其实,在慈善事业的主导权上的“公为主,还是民为主”问题,也折射出社会领域的共性问题。政府的主导权根深蒂固、由来已久,是放权,还是牢牢握住?这事关政府职能的转型,事关公民社会的成长环境,事关法治社会与公民社会的互惠建设。或许在更广的社会领域里实行“公退民进”,公民社会才会“阔步前进”。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