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房宁谈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全文)(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社科院专家房宁谈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全文)(2)
2009年08月27日 10:40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在百年强国之路上的选择

  [网友mztyhao]:谈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要涉及到新闻管理制度。有人批评我们的新闻出版制度,没有新闻自由。对此,您如何评价?

  【房宁】:人们希望有更多的自由,包括有更多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由是相对的,自由不是没有条件的。事实上,人们总是生活在自由和限制之间的,没有绝对的自由,也不能绝对的限制。达芬奇说过:“自由导致死亡,限制产生力量。”那当然是讲的一个艺术创作的规律,社会生活也有相似的地方。

  [网友wandq]:房宁先生,既然说中国的一切权利都归人民,那人民要求民主制度,为何又不顺从民意呢?

  【房宁】:这个问题问的有意思,包含一个内在矛盾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民意呢?又何来不顺从民意呢?难道你是人民的化身吗?不好意思,我不是在教训你,而是说这里本身包含着一个内在的矛盾性——人民究竟是什么?人民这个自在物过于庞大了,以至于他不能够自己表达。人民要作为一个有行动能力的历史的主体,就需要有人来组织,他的意志需要有人来概括,人民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个行动的主体,就取决于他的代表,这种代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网友余乐]:嘉宾房宁,近来有人质疑我党执政的合法性,比如说我党没有经过人民选举授权等等,你如何看待类似言论,我党的执政合法性何在?

  【房宁】:合法性的问题是政治学,特别是西方政治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确切地翻译不是“合法性”,而应该是“正当性”,因为任何一个处于执政地位的政权,它都会制定法律,使自身获得合法的地位。所以,仅从法律意义上讲,所有的政权都有合法性。这里所说的所谓的合法性问题,实际上是说一个政权有没有正当性,这也就是按中国的传统的说法,即人心向背的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合法性(正当性)的实质是一个国家的人民承认并接受一个政权的管治。合法性(正当性)的表现可以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比如说选举、社会革命、默认等等。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获得的,是亿万人民用他们的鲜血、生命、财产、情感、知识得来的。有一首抗日歌曲唱道“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在解放战争中,河南、山东两省的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用小车支前,用小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是这样获得的。如果从西方的政治学原理或西方法理学的角度,这叫做革命权,即人民革命塑造了政权的合法性。

  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也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改变了国家落后面貌,实现了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百年来中国人民期盼的强国之梦,这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同。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实质。

  党领导军队与军队属于国家并不矛盾

  [网友远文]:在我国实现“军队国家化”有没有必要性?我国到底是党指挥枪好还是军队国家化好?

  【房宁】:实现“军队国家化”实际上是一个假问题,哪个国家的军队不是国家的,难道是私人的?军队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武装集团,它从来都是服从国家的利益,听从国家的指令的。问题还是出在这个“国家”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谁在代表国家,谁是国家意志的人格化,这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有一个体制的问题。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其一些武装力量,要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指挥,因为在今天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当然,军队要听从党的指挥。党领导军队与军队属于国家并不矛盾,中国的军队是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这是从其属性上而言的,而属性并不能够支配具体行为,其具体行为需要有一个有形的组织来决定。

  [网友笃敬忠信]:请问房宁先生,中国如何避免回到两千两百年来官僚治国的历史兴亡周期律中?!

  【房宁】:现在史学界有一种新的史学观,也许还是有一定的值得思考的价值,这就是你所说的王朝兴替论。历史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一个新的社会与一个旧的社会,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一个新的社会与旧的社会相比总是有所变化,有所不变的。我们现在正在体会这样的一些问题。如果抽象一些说,任何一个社会,或者说任何一种体制,在经过长期发展之后都会积累大量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很好地化解,就有可能导致社会或体制的解体,并为另外的一种社会和体制所替代。当新的社会和体制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积累矛盾,也许会重蹈覆辙,这也许也是一种历史兴亡的周期律。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历史普遍性。要想避免这样的规律性,或者说尽量使一个国家的兴盛得以延续,那就要不断地化解这个社会层出不穷的矛盾,以达到一种社会的平衡,也许是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那种所谓的“兴亡周期”。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