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桥重生 见证新中国六十年辉煌成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广州海珠桥重生 见证新中国六十年辉煌成就
2009年08月28日 18: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广州八月二十八日电 题:海珠桥重生见证六十年辉煌

  中新社记者 邢健

  饱经沧桑的广州海珠桥,作为羊城标志性建筑,不但承载着万千广州人的深情厚爱,更见证了新中国六十年来的辉煌成就。

  海珠桥是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连接珠江南北两岸。一九二九年由美国马克敦公司承建,一九三三年完工。桥长一百八十三米,宽十八米。桥上有电机可令中段桥梁开合,让大轮船通过。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五日开桥典礼隆重,十多万市民扶老携幼观礼,人们高呼“强种救国”、“洗雪病夫耻辱”口号,走过海珠桥。

  然而,才过五年,一九三八年日军入侵,派遣飞机轰炸广州,把桥体的开合器震坏,还把整套设备盗走。从此海珠桥不可以开合,只能让小船通过。祸不单行,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下午五时,国民党军队败退时将海珠桥炸毁。爆炸时死伤市民四百多人,炸沉民船一百多艘,震损房屋数百间,受灾居民达三千多人。

  同日下午六时许,解放军进入市区,当晚宣告广州解放。

  广州解放后首任市长叶剑英指示,要尽快抢修海珠桥恢复珠江南北交通。广州市人民政府委托衡阳铁路管理局广州分局重建海珠桥,一九五0年三月二十五日开工,工程人员日夜奋战,仅用六个月就修复了海珠桥。桥长四百八十六米,正桥一百八十二米,桥宽三十三米。重建后的海珠桥桥面不能开合,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一九五O年十一月七日,叶剑英为海珠桥修复通车剪彩。

  一九七四年海珠桥扩建,两侧各加宽十一米,缓解了当时桥上交通繁忙紧张的状况。

  海珠桥是羊城八景之一“碧海丹心”的组成部分,不少老广州人的相册保存有各个时期与海珠桥的合影,而海内外游客到广州也会到海珠桥留影。

  在共和国旭日中重生的海珠桥,见证了解放后广州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广州解放时,市内仅有海珠桥一座横跨珠江的大桥。如今,已建成了珠江大桥、人民桥、海印大桥、广州大桥、洛溪大桥、江湾大桥、解放大桥、鹤洞大桥、番禺大桥、华南大桥、丫髻沙大桥、金沙洲大桥、琶洲大桥、新光大桥、东圃大桥、黄埔大桥等近二十座跨江大桥。其中,去年底开通的黄埔大桥,被誉为“华南第一桥”,全长超过七公里,工程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除了越建越多、越造越好的大桥,广州还新建了多条地铁线路穿越珠江,畅行南北两岸。

  广州人俗称珠江南北岸为“河南”“河北”,羊城有句老话:“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但如今,“河南”海珠区已成为许多老广州置业的首选地。由于交通便捷,“河”已不是障碍,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海珠区已从昔日工业区,变成今日繁华市区,新开发楼盘多达数百个。海珠区楼价已与“河北”闹市区荔湾区和天河区相持平,海珠区滨江沿线的楼盘,更有望成为广州房价最高的区域。

  越来越多广州人从“河北”搬到“河南”海珠区,甚至更南的番禺区、南沙区居住,广州人居住水平大幅提高,不少家庭已实现人人一间房,有的家庭更拥有两三套住房。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推着自行车过海珠桥;如今,不少人家开着私家车过海珠桥……广州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六十年来,海珠桥所在的羊城,所在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早已实现当年海珠桥开通时人们热盼的愿望——“强种救国”,更实现着国强民富的梦想。(完)

【编辑:宋方灿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