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什么力量让汉字“被整形”戛然而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京报:什么力量让汉字“被整形”戛然而止
2009年09月04日 06:33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被整形”。44个汉字即将“被整形”之事,引来好一番喧哗。新学期开学第二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站出来说了句痛快话———“公开征求意见中,大多数意见认为对汉字不宜轻易改动”,会“慎之又慎”,不会做人民不满意的事情。(《新京报》9月3日)

  事已至此,话虽还没完全挑明了说,但以常识判断,这场“被整形”,也就该戛然而止、曲终人散了。不过,人们不免会思考此事的余味:是什么力量,让汉字“被整形”戛然而止了?

  是汉字本就不该“被整形”吗?有人这么觉得。但这其实不是事情的核心。那44个汉字到底该不该“被整形”,今天,公众的意见已然明晰。也许,专家最初的调整设想,从专家的角度看,也不无道理。专家与公众,各自有考虑的侧重点。这样的碰撞,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两股相互促进和相互制衡的力量在各自发力,并不奇怪。

  比汉字“被整形”更有现实意义的是,这个从拿出方案、征求意见,到归纳并尊重意见的过程,是不是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有没有被某些“假借民意”的企图带往另一个偏离了常识与规律的轨道?

  就某个涉及公众利益的事项,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这是现代政府应有的本职作为。意义不必赘述。这一行为的规矩,至少有这么两条:

  第一,拿出来“被征求”的意见,要言之有物,辞能达意。对于可能引发公众不同意见的要害处,更得硬碰硬地设计题目,而不是绕着走,刻意回避关键问题,却把矛盾留到现实中。

  第二,既然拿到公众面前“晒”方案,那么从拿出来的第一分钟,到收回去、再公布结果的每一分钟,无论主观愿望还是客观做法,都应坦荡荡、亮堂堂,经得起风吹日晒,经得起网上抬杠,经得起人肉搜索,经得起实践检验。

  8月21日,有关专家在新华网接受访谈时说,“已经收到的各界反馈意见中,有67%赞成”。而那些天里,其他所有见诸公众面前的相关调查,都是绝大多数的反对票。这种奇怪的局面,一直到9月2日,才由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出来解释:那是外界的“误读”。

  是外界的“误读”,还是某专家的“误导”?似乎无从考证了。但需要指出和引以为戒的是,这个“67%”数字的出炉,正是此次“被调整”风波中最危险的一瞬。这个数字不仅缺少具体、透明、公开的解析,而且目的性极强,让人怀疑是否有拿着所谓“民意”来引导舆论走向的企图。

  好在,公众对此事的关注和民意表达,已经有了更多、更公开、更有力的渠道。通过这些渠道,十几天来喷涌出足够多的数字,汇集到一起,才将那个半道出现的“67%”,打回了原形,将一度要跑偏的船头,拉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这个正确的方向,与汉字到底该不该“被调整”无关,而与这个公共决策的进程有关,与今后每一个类似事件能否在多方诉求碰撞后、最终依常识和规律而行,有关。

  连日来围绕44个汉字“被整形”所产生的波折,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民意的力量,正日渐强大,对很多事物的演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纠错功能”。然而,所谓“公众意见”,也容易被假借、利用,甚至扭曲和夸大。在一定程度上,它也需要各领域的专家意见来形成相互补充与制衡。

  所以,什么力量让汉字“被整形”戛然而止?既是因为公众意见的广泛存在,也是因为专家意见的鲜明表达,更包括那个至今仍不明不白的“67%”,给我们敲响的一记警钟。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