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民生 枝叶总关情: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纪实(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全力保民生 枝叶总关情: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纪实(2)
2009年09月07日 09:30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抓重点、解难点,迎难而上惠民生彰显民生情怀

  保障和改善民生决不停留在政策和口头上,而是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兑现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

  约1200万农民工失岗返乡、610万大学毕业生要找工作,还有多年累积下来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当国内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时,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原本压力巨大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成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

  “在这个时候,无论把就业放在怎样突出的位置都不为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

  就业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一头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把促进就业作为惠民生政策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常务会议去年12月专门部署农民工就业,随后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今年2月,国务院专门就做好就业工作发出通知。有关部门广开渠道,出台了15个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配套政策文件。中央财政预算今年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比去年增长66.7%。6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8月又部署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六项措施。

  一系列促进就业的积极政策措施发挥作用,加上经济形势的好转,带动用工需求释放,为就业形势带来一系列新变化。在南京安德门农民工职业中介市场,职介经理人严兆隆感触良多:春节时,打了两百多个电话给老客户们,都说暂不招工;“五一”刚过,他们却追着要人。

  上个月,22岁的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届毕业生季龙棋在经历了半年的见习后,与见习单位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正式签订三年的劳动合同。和他一同见习的96名毕业生,有60名被正式留用。“是政府的毕业生见习计划给了我机会。”季龙棋说。

  统计显示,1至7月份,我国城镇新增就业66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74%;截至6月底,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签约率为6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春节返乡的农民工95%回到城里就业。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目前就业局势基本保持了稳定,好于预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说。

  稳住就业、稳住大局的同时,改善民生还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在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中国经济的困难时刻,一场酝酿多年、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始终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

  去年10月,医改方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今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医改意见和三年实施方案。4月,医改意见和三年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医改全面启动。经初步测算,各级政府三年需要投入8500亿元。

  截至6月底,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城乡超过11亿人;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医改方案公布4个月来,中央财政已下达资金716亿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出台,使中间环节造成药价暴涨、医生乱开大处方等现象有望得到解决……

  “医改有助于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预期,刺激消费并带动宏观经济的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说。

  不仅就业、医疗事业“亮点不断”,中央惠民生政策还克服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大等重重困难,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多个领域同时推进:

  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重点之一。截至6月底,中央和地方资金已下达到位近千亿元,廉租住房已开工4751万平方米;

  新型养老保险开始惠及农村,社会公平迈出重要一步。今年,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义务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国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借读费和住宿费,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秋季开学前中央财政下达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170多亿元;

  “三农”更加受到重视。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3700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农业“四项补贴”1230亿元……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条思路,那就是在应对危机中,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有机结合,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向重点民生领域倾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说。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