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朱镕基答记者问》的现实意义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南方日报:《朱镕基答记者问》的现实意义
2009年09月07日 10:58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京报》报道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在全国公开发行的首日,首次印刷的25万册就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要再次加印。这是朱镕基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著作,虽然不少内容首次公开发表,但收录的他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5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且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们肯定都还记得,“两会”闭幕时的答记者问作为“保留节目”,一时间成为朱镕基的“金字招牌”。

  由人民出版社近30位编辑加班推出的这部书,毫无疑问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意义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我们来说,重温那些经典语录先有赏心悦目的感觉,然后还会发现,其中的许多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色,反而愈加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比如,2000年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用未来的视角这样看待自己:“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那么再看开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哎呀,我就谢天谢地!”今天重温之,再比照耳闻目睹的社会现状,不是就能感受到其中蕴涵的强烈现实意义吗?现实就现实在,各级领导干部都不妨用这样的“将来时”审视自己,从而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是“笑骂从汝,好官(那种油水十足的肥官)我自为之”中,作出自己的明确抉择!

  朱镕基看似轻松的两句话,实际上是对如何为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我们所见,今年以来,仅仅省部级高官就频繁落马,在“清官还是贪官”面前败下阵来,其他级别的更数不胜数。南宋陆游诗曰:“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官清和吏不横,是古人对所处社会的一种良好期许,今天也不例外。吏之横不横,易于识别;官之清与不清,用什么标准呢?湛江先贤陈瑸有自己的见解,不妨作一参照。陈瑸说:“贪不在多,一二非分钱,便如千百万。”非分钱,一语破的,正可以作为一个原则分野;逾越了“非分”这个分野,无论量的多寡,都可以视之为“官浊”,一言以蔽之:贪!

  严格说来,清廉只是为官最基本的底线,一个官员称不称职,能不能赢得民心,还要取决于他是不是做事。为百姓做实事,就要心系百姓,所以也最能诠释其对自己职责的忠诚程度、履行程度。2002年3月15日,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曾经这样说:“我一天到晚头都痛,如果你说最头痛的,我想在目前讲起来,主要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就是他心系百姓,把现实问题作为日之所思、夜之所想的典型表现。支撑他的,显然是“只要活着,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理想信念。

  诚如识者所言,《朱镕基答记者问》的热销背后,并不是社会公众对往日的留恋和怀念,其中更多的则是对改革的期盼。不言而喻,本书问世后,退休以来一直低调生活的这位前总理,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现在,我们不妨对照他的语录代他对先前的定位进行作答。首先,在为官的清廉与否方面,朱镕基应该是“很满意”的;其次,在办实事方面,他应该可以“谢天谢地”了。相形之下,那些在任的各级官员,同样需要以实际行动在将来为自己作答。这对不少人而言,显然还有相当大的努力空间。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