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国企职务犯罪主体年龄趋中年化 窝案增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研究称国企职务犯罪主体年龄趋中年化 窝案增多
2009年09月08日 11:05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预防国企职务犯罪“撒手锏”何在

  新闻快读

  犯罪年龄趋于中年化;窝案、串案、共同犯罪增多;以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及重点岗位人员犯罪居多……

  与之相伴随的是:利用掌握某些业务审批权、销售权的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好处费;在与其他企业、单位发生经济关系时,利用职权让利给对方,获取巨额回扣、好处费;截留公款进行体外循环,用于个人营利或借给亲朋好友进行资金周转……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从50家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中分析总结出的新特点、新手法,令人震惊。

  更加值得警醒的是,这些新特点、新手法暴露出的仍是一些“老问题”———财务账目管理不规范;“一言堂、一支笔”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中依然存在;审批流于形式;有章不遵、有制不循……

  防治国企职务犯罪对策:

  □加强案件易发环节的防控制度建设

  □监管制度不仅要健全而且要日常化

  □企业领导干部的收入应该进行申报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新动向历来受到社会关注。记者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采访时获悉,该院针对国企职务犯罪现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析。研究发现,“犯罪主体年龄趋于中年化”、“窝案、串案、共同犯罪日趋严重”、“涉案金额大”,构成了当前国企职务犯罪的新特点。

  新特点显现

  一些知识化、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此类人员犯罪随之逐年增多;窝案、串案、共同犯罪日趋严重,是另一个必须引起警惕的特点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统计显示,自2004年至2008年5年间,该院共立案侦查的国企职务犯罪案件占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38%,涉及了50家国有企业。

  海淀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研究分析这些案件后他们发现,国企职务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从犯罪主体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上职务犯罪人员约占98%,其中30岁至50岁的中年人犯罪居多,共63人占77%。”这位负责人说,“和之前国企职务犯罪年龄偏高的现象相比,犯罪年龄中年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知识化、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此类人员犯罪也随之逐年增多。”

  另一个特点是,犯罪主体以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及重点岗位人员居多。“在国有企业犯罪人员中,企业管理层人员占犯罪总人数的近61%。其中,涉及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厂长、副厂长等企业领导人员犯罪的占30%以上;涉及项目部经理、科长、办公室主任、业务主管等中层领导干部犯罪的占30%以上;涉及会计、出纳、核算员等占16%。”这位负责人介绍说。

  “涉案金额大”也是一大特点。据统计,自2004年至2008年,海淀区国企职务犯罪案件总涉案金额达到数千万元,个案涉案最高金额为2000万元。10万元以下的占32%;10万元以上的大案占案件总数的68%。其中,100万元至500万元(含100万元)占23%,500万元以上的占5%。

  “窝案、串案、共同犯罪增多”,则是必须引起警惕的一个特点。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全部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案件12件,占案件总数的21%。其中串案、窝案7件,占共同犯罪案件的58.3%。

  据介绍,海淀区检察院查办的北京某液化石油气公司团伙贪污案就是一起典型的团伙犯罪:该公司北大供应站站长陈某利用职务便利,指使并伙同该站职工车某等8名工作人员非法导出液化气进行销售。由于涉及人员多,而且他们的行为直接侵害了液化气使用者的切身利益,此案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所有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嫌疑人中,涉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罪的就占总数的95%;行贿罪占4%;其他还有私分国有资产罪以及玩忽职守罪。”这位负责人说,这说明,国企职务犯罪仍以贪污、挪用公款、受贿案件为主。

  著名反腐学者、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纵观近年来的国企职务犯罪案件可以发现,由于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因此,与行政领域的职务犯罪相比,少数国企职务犯罪人员表现出了更强的主动性和贪婪性,涉及的金额也更为庞大。

  新旧手法混杂

  利用业务审批权、销售权收受好处费,被一些人用得“出神入化”;以“小金库”敛财虽是“老手段”,但也颇受一些人青睐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国企的生存发展状况日趋复杂,与之相伴随的,是职务犯罪手法的复杂化。

  “利用掌握某些业务审批权、销售权的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好处费”,被一些人用得“出神入化”。这位负责人举例说,一家大型企业总裁办综合业务科的经理关某利用职务便利,将该公司的2万吨进口配额中的3000吨配额指标提供给下属贸易公司经营,并收取贸易公司好处费人民币24万元。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