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打破论资排辈,盼不拘一格降人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今晚报:打破论资排辈,盼不拘一格降人才
2009年09月22日 17:34 来源:今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晚报》“今晚东方周刊”日前刊发了一篇报道《奈斯比特预言中国大趋势》,很有深度。奈氏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他提出一个很有警示性的观点:论资排辈与家长制思维,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一流创新国家的最大障碍。自然,他说的未必绝对正确,但很值得借鉴。笔者在这里不谈家长制思维,只就论资排辈现象说上几句。

  论资排辈在我们的社会中,一直极有市场。论起它的历史,据说起源于北魏的崔亮。据《魏书》卷六十六《崔亮传》记载,崔亮当吏部尚书的时候,正赶上武官得势,太后下令要选拔武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做官。但是官位少,应选的人太多。于是崔亮上奏,建议不问贤愚,完全根据年头任用官员。年头不到,即使这个职位需要这个人,也不能任命他。庸才下品,年头够长就先提拔任用。虽然他用这个规矩在当时属于不得已,但给后世造成的流弊数不胜数。难怪顾炎武评论道,北魏失去人才,自崔亮始。

  论资排辈,从本质上讲,就是只认年头、不问能力。这样做的危害很大。一来干部队伍的素质会越来越差;二来使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普遍丧失生气,其结果只会鼓励庸才、扼杀人才。在论资排辈面前,年轻干部的进取心、勇气、创新精神等等,都会被消磨一尽。前面的不动,后面的任你多大本事也动不了,有干劲也不让你使出来,有闯劲也不让你冒出来。大家在一起,比的不是本事,比的是胡子长短。

  诗人龚自珍之所以会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句,是因为他对清朝官场论资排辈现象有着痛彻的了解。他曾经描述过,清王朝的官员,从做官之日算起,要想做到一品官,一般需三十五年,最少也要三十年,有才能的不能提前,无能之辈却可以凭驯顺、无所作为而到达。这样的官吏队伍,怎么可能有闯劲和干劲?

  或有人认为,年轻人经验少,难当大任。经验少是事实,但也得怎么看。有统计显示,长征途中,红军师以上干部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在二三十岁,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以长征开始时计算平均年龄,9位元帅为36.5岁,8位大将为31.7岁,48位上将为25.9岁,157位中将为23.8岁。虽然有特殊历史原因,但至少说明,年轻人照样能担大任。

  能者上、庸者下,不仅是一方工作的要求,更是国家发展的要求。实行干部能上庸下,首先必须先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腐思想束缚,真正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惟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使优秀的年轻干部挑起担子,茁壮成长。在使用提拔人才上,论资排辈的做法,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会形成错误的用人导向,危害党的形象,危害干部队伍,最终危害的是国家前途。

  改革是一场革命。各个方面的改革都必须面对巨大的压力和阻力,都要付出艰苦努力。打破论资排辈,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也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论资排辈“惯例”迟早会被彻底打破。

  毛泽东同志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因之,选拔任用干部的责任无比重大。只有风气正、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才能带领群众共同奔向小康和富裕。(罗浮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