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奖中学女排230万小题大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重奖中学女排230万小题大做
2009年09月25日 15:19 来源:央视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作者:郑根岭

  因包头一中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排冠军,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包头市政府昨天分别奖励该校女排100万元,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也出资30万元给予奖励。

  我理解内蒙古官方的一片良苦用心――既是对包头一中女排在0:2落后的困难情况下反败为胜的奖励,更是着眼于明年的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以示鼓励。

  然而,理解归理解,可我仍然认为如此做法欠妥。众所周知,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还算比较穷的省区;我从网上查了一下,去年内蒙古财政安排教育经费21.2亿元,其中用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专款约7.7亿元(已比上年增加133%),而这次重奖包头一中女排的230万元就相当于全区基础教育经费的3‰,两相对照,是不是有点出手太重了?

  更何况,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至于体育锻炼,以有益身体的非竞技项目为主,相反若把主要精力用到女排比赛这些方面,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南辕北辙了?尽管不能漠视国内外都有中学生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尽管不能强求中学生埋头苦读对竞技体育不理不睬,但官方如此高调地为之捧场,似有大可商榷的余地。也就是说,内蒙古官方给包头一中女排的重奖,所体现的政策导向也成问题。

  回想当年读过的高中和大学,都曾招过体育特长生,还一度成为趋之若鹜的时髦,恐怕这种流风遗韵至今在一些地方仍未止息。可正常的普通教育毕竟不同于专业体育院校,到头来一切还得靠功课说话;那些特长生要么考不上大学,要么功课不及格正常毕业都难。毕竟人的精力有限,花在体育训练上的时间多些,读书学习的时间就会相应缩短。

  竞技体育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把人的运动潜能发挥到极致,个别人甚至不惜使用各种兴奋剂等有损身体健康的不良手段。更多的情况则是,不少竞技运动员到后来都一身伤痛,以至于终生受苦,让人直感叹所为何来、悔不当初。

  所以,我觉得,就国家来说,竞技体育应该主要依赖专业院校和专业运动队伍,理应与群众性体育活动分野明显、泾渭分明。不否认体育比赛有助于塑造竞争意识,可竞争精神也并非只能靠体育比赛一途养成,动辄把群众性健身强体性质的体育活动硬往竞技体育运动方向拉扯,是一种走火入魔的表现。

  没听说过有哪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是单纯靠竞技体育促成。至多竞技体育只是一种辅助号召性手段,增强体质还得依赖日常性的群众体育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说,我还是更赞赏北京和全国其他城市用福利彩票收益大力兴建群众性健身设施的做法,这比多建几个主要用于比赛的高级体育场馆要有用得多。

  在社会生活中,政治和商业过分掺乎群众性体育活动,往往使之变味走调,失去本应有的健身强体目的。就拿一些单位每年都举办的内部运动会来说,搞得太过“认真”,结果反而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比如动用小金库花钱请来社会上的专业队员,正儿八经的本单位职工则无缘一试身手反倒成了围观的看客。更有甚者,今年4月还发生过中国女足少年队冒充重庆大坪中学女足,参加比赛夺得世界中学生锦标赛冠军的国际性丑闻。

  说到这里,大家就不难感到内蒙古官方重奖包头一中女排是何等荒谬了。群众体育活动应以健身为主、竞技为辅,就像毛主席说过的那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对此,不应忘记,应该牢记,因为那是颠扑不破的有益原则。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