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诺奖的鸡毛蒜皮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于诺奖的鸡毛蒜皮事
2009年10月13日 14:34 来源:武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我落笔的时候,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未揭晓,我惟一肯定的是,它与中国无关。这几乎是一个长期的命题,每年此时,国人都会经历一阵失落,而今年更甚——它把我们的强国感受从阅兵时的春日心情,瞬间带回秋天。

  诺奖该重视吗?不该重视吗?历史上有人曾拒领诺奖,其中一个是作家萨特。他的理由是宁愿署名萨特,也不愿署名诺贝尔奖得主萨特——那几乎是为一个组织作广告。不重视的前提是超越,我们可以不梦想诺奖,前提是,我们的水平已经超越了带有局部色彩的世界性奖项。

  问题是,我们没有。所以,每年我们都会在一种酸葡萄的心理中度过十月之初。那么带入一个概念,我们可以不管西方人主导的诺贝尔奖,但我们在某一专业的科技水平,应当符合强国的身份。

  现在看来,当然没有。没有的原因,国人分析很多,在我看来,古人说的一句话即作答:学而优则仕。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思维模式,而它导致的后果是,只有那些政治上失意的专业人才,才会成为大诗人,大作家,反过来亦如此。

  这种思维模式,如今不局限于从政式的“仕”,它贯穿于各行各业,以科技力量最为集中的高校亦不例外。工人手艺好了,会提拔成车间主任,教授名气大了,会担任系主任乃至更高。假使这些“主任”只是技术上的带头人也就罢了,问题是,一旦为“主任”,即意味着社会意义上获得了能力的认同,现实意义上获得了权力的支配,当然也意味着工作对象从“物”转移到“人”,如此,大大小小的集体,便成为一个个的“权力场”式的细胞,被行政级别切成一统化的职业,各色人才(当然也包括非技术人才)无非是行走在“仕”的道路,或正奔向“仕”的道路上,抑或处在“媚仕”的状态。

  学而优则仕,意味着一种价值观,当然也是一种生存法则。在国内,独立学者是很少见的,首先他们缺少生存的资源,“不仕”之人,从养活自己的能力,到学术资源的使用,都很贫乏。继而从社会认同和尊重来说,更难一些。

  内因和外因就这样相互作用,结果是,“仕”与“欲仕”的状态,实在很难产生独立的思想,很难鼓励专注的研究,当然,也难出大家。这与国内论文数占世界第几,高校腐败集中于基建等论述实在关系不大。鲁珊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